下载此文档

社会权观念的起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社会权利之渊源社会权利概念是一个现代产物,但是每个传统社会中都有对社会成员基本权利资格的规定。在中国,社会权利的思想可以上溯到儒家经典。比如孔子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管每个社会对于社会成员的资格都有各自的规定,但是只要成为社会的成员,就享受维持其社会存在的基本权利,亦即社会权利。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权利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马歇尔。他在《公民权与社会阶级》中,对英国17世纪以来公民权的发展做了梳理,讨论了公民权这个概念。他将公民权定义为:“公民权是给予那些某个共同体的完备成员的一种地位,就这种地位所授予的权利和义务来说,所有拥有这种地位的人是平等的”,&,:PlutoPress,p18.。他将公民权归纳为三种类型,即公民基本权利、政治权利与社会权利。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人身自由,言论、思想和信仰自由,财产权,合约权以及司法权。政治权利是指作为政治权威机构的成员或选举者参与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社会权利是指“从享受少量的经济和安全的福利到充分分享社会遗产并按照社会通行标准享受文明生活的权利等一系列权利”,&,:PlutoPress,p8.。对于自给自足的个人来说,公民基本权利和政治权利即已足矣;但对于生活于社会环境之中,面临各种风险的民众而言,就需要由国家提供帮助而使权利得以实现的可能。换句话说,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完全依靠个人的力量即可得以实现,但许多类型的权利,如劳动权、失业救济权等,只有借助国家的力量才可望得以存立。特别是在年老、残疾、贫穷、贫富不均、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下,国家还需要扮演社会公正的维护者的角色,以社会保障的形式予以救助,这是社会权利之要求,也是人权要义之所在。二、社会权利之界定关于“社会权利”的概念,法学界、政治学界及社会学界有各种不同的阐释和界定。归纳起来,至少有三种情形:1、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这一界定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公约的说法相一致。这种观点认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社会权的又一称谓。至于这种集合型权利束能够分解出多少种不同的具体权利,学界也未达成一致意见,有的学者就认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并不仅仅限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所规定的十项权利,还包括其他具有经济与社会权利特点的权利,如吃饭权、环境权、发展权[6]。显然,这种分类是从社会权的实质内容出发,来对社会权进行的界定。[6]《经社文公约》在中国的未来实施[A].刘海年.》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研究[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与自由权利相对应的权利这种观点通过自由权与社会权的权利二分法,从自由权的角度来界定社会权。台湾学者许庆雄对此作了这样的理解:自由权意味着每个人的自由活动不受国家权力的不当限制拘束,当国家权力对个人的自由限制拘束不当时,个人可以侵犯自由权为由要求国家给予赔偿;社会权是基于福社国家或社会国家理念,为使任何

社会权观念的起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19-06-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