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考察报告.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考察报告
台湾上世纪60年代初建立的高雄出口加工区和新竹科学工业园,与广州开发区上世纪80年代中、90年代末先后建立的西区和科学城,是一组很意思的参照物。笔者于80年代中期加入广州开发区时曾受命隔山买牛式地研究过高雄出口加工区,将从二、三手资料中获得的模糊“启示”,借鉴运用于开发区的研究;2008年末,正值国际金融风暴来临之际,笔者有幸赴台访问了新竹科学工业园、高雄等地,所见所闻所思,仍然觉得台湾这两代园区是广州开发区学习的榜样。
2008年12月下旬,笔者随广州开发区考察团赴台调研,参观了台北内湖科技园、新竹科学工业园、高雄出口加工区等地,与台湾科技园区有关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了交流,收集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分析。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等科技园区的成功实践,为广州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系,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一、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是台湾经济转型的推进器
台湾经济奇迹有两个引人注目的标志性事件:一是上世纪60年代开发建设的台湾高雄出口加工区;二是上世纪80年代设立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前者是台湾第一代工业园,后者是第二代工业园。上世纪80年代中期,广州开发区设立之初,高雄出口加工区已名声在外,享誉世界,成为大陆经济技术开发区效仿学习的榜样。80年代我们
确立的开发区“三为主一致力”(以发展工业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针,与高雄出口加工区的模式类似。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新竹科学工业园以其辉煌的业绩,挤入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行列,又成为我们筹划建设广州科学城的主要效仿和学习的榜样。我们80年代学习高雄出口加工区建设开发区,21世纪初学习新竹科学工业园建设广州科学城。前后相差大约20年,仔细观察和反思两者走过的道路,可以获得许多启示。
高雄出口加工区是台湾第一代工业园。它的设立有两个动因:一方面是19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台湾实施军事经济援助,台湾成为美军部分军需用品主要是服装的加工地;另一方面是1950年代末期,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西方先进国家开始将劳力密集型、高耗能以及高污染产业移转至第三世界或开发中国家,以便推动收益更高的资本密集型工业。石化、塑胶、电子装配等外国产业,来台湾寻求代工,台湾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扮演劳务输出角色。上世纪50年代前,台湾出口90%以上为农产品,60年代以后,由于高雄出口加工区取得巨大成功,台湾出口产品很快转变为以工业品为主。高雄出口加工区成为台湾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可以说是台湾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动机,高雄港也因此成为世界大港。历经50年,高雄出口加工区依然正常运行,但对台湾经济所起的作用已大不相同,所见厂房林立,但大多已转型为总部,低端生产线已大多转移至大陆等地。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是台湾上世纪80年代经济转型的结果。上世纪70年代初,全球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台湾原来以贸易加工为基础的经济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粮食危机、石油危机相继爆发。因高度依靠进口能源,使台湾以发展重化工业促进产业升级之路受到严重打击。在此国际经济变化背景下,台湾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以“二高二低二大”为原则,也就是从技术密集度高、附加价值高、能源密集度低、污染低、关联度大、市场潜力大为特征的这些产业中,筛选出机械工业和资讯产业为“策略工业”。策略工业享受低利融资、五年免税、加速折旧、研发投资抵减租税等奖励,并且明确在技术和经营管理上能享受政府辅导。70年代开始,台湾以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流,向发展资讯电子工业转型。在以上背景下,设立科学工业园的构想应运而生。
1975年,当时担任“国科会”主任委员的徐贤修等人赴日考察后,提出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的构想,并获得台湾当局的认同,指示加速进行筹划。设置地点为新竹,可以结合工研院、交大、清大在集成电路、电子信息及科学研究上所形成的学术网络。1977年,李国鼎率团赴美考察,参考美国硅谷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所形成研究体系的经验,最终确定设立新竹科学工业园。
1980年12月15日,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正式开幕,从酝酿到奠基,用了5年时间,所效仿的对象就是美国硅谷。园区的成立奠定了台湾得以屹立在世界产业科技舞台上的重要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80年代,台湾正值“海归潮”。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在50-60年代出现了出国留学潮。经过20年的深造,80年代大批台籍海外留学人才已逐渐成熟,成为台湾发展科技最大的“人才库”。台湾当局十分注重引进“海归”,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据新竹科学工业园专家介绍,当年为了吸引在硅谷工作生活的“海归”回台,新竹科学园区管理局很用心地安排规划设计师到硅谷的高尚生活区考察,效仿硅谷的社区模式和建筑风格,在新竹复制了一片生活区,以营造仿真的“硅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追风少年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