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乐高积木在科技活动中的应用.docx谈乐高积木在科技活动中的应用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学校考虑学生成长的自然需求,根据学生能力,结合学生兴趣,开展适当的科技活动,渗透创客教育的理念并开展创客实践,既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耍,也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潮流。在此以机器人创新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将“乐高积木”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科技创造力。机器人由各种部件组成,各式元器件的不同组合能够让机器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性能。在传统的机器人实验中,学生虽然可以利用实验器材进行不同的试验,但并没有自行设计,只是按照步骤完成组建,然后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将乐高积木引入高中科技社团活动后,使学生置身于感兴趣的任务里,通过不断地在探索中学习、反思、改进,从而产生了创造的意识并提升了创造力。一、发挥探索作用引入乐高积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操作中习得、巩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避免“纸上谈兵”。比如,高一物理力学章节中,有很多机械原理,学生仅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验不容易领悟,但是如果借助乐高积木,学生就可以先在脑海里构建机械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调整结构,这样就很容易体会机械结构及其运动原理,宇受模型机械化的乐趣。在科技社团组建初期,笔者经过与班主任沟通,发现有四五个学牛沉迷于游戏,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于是笔者专门给他们设计了任务:根据自己打游戏的经验和教师展示的蝎子模型,分两组组建该模型,并实现其打斗功能。这些学生领到任务后,很快就各自展开了蝎子模型的搭建,仅一次活动就基本完成了模型的雏形。接下来学生给“蝎子”编写程序以实现打斗功能,每个学生搭建的模型都加上了自己的创意。在打斗功能实现时,学生发现即使导入教师提供的现成程序,两只蝎子的打斗时间及作用力仍然不一样,这就引发了他们对各自作甜进行观察、对比和思考,最后发现了作品之间的差异:力的作用点和作用长度不同。这些学生在对自己作品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物理力学知识的理解,产生了求知愿望。如有一名学生主动找到物理教师请教相关的力学知识,物理教师还反映这几名学生在物理课上比以前用心多了。可见,在乐高模型搭建和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并应用了物理知识,而且其学习态度、观察能力等方面也都有了明显改善。为了使科技活动能够达成既定的目的,在活动开始Z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与材料准备;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及吋、恰当的指导,肯定学生的成功之处,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教师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里,由于学牛的自由度大,工具的扩展性强,学生为了拼装出自己想要的形态,会花费很多时间,然而社团活动的时间有限,因此,教??要对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二、发挥促思作用在社团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在动手Z前探索各种假设,唤醒他们的好奇心。学牛亲身参与新奇事物的探索,发现多个可能的方案,在不断尝试中挑战假设,并产生各种新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觉地学习、获取新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合作、沟通、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社团活动初中期,每组成员经过小组讨论后确定项目内容,然后再不断挑战,逐步完善结构和程序。比如,有一组学生对摩天轮感兴趣,但是很难描述它的运行过程。这时笔者给他们提供一组摩天轮运行的视频,他们经过观察和讨论,得出了结论:当游客要登上摩天轮时,摩天轮就会停下来,并且亮起一个信号灯,显示现在是停止的状态;当摩天
谈乐高积木在科技活动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