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护士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内镜室护士经常接触危害因素,如果自我防护知识缺乏就会伤害身体、影响健康。还会成为传染源,造成院内感染,因此要高度重视,加强自我防护。现将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1 危害因素
空气污染
各种化学消毒剂和浸泡标本溶液因使用频繁暴漏时间长,挥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多。其次是高频电刀、电凝、电切时的气味和病人呕吐物、排泄物的散发。由于护士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皮肤黏膜、呼吸道粘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生物危害
内镜室工作性质特殊,护士接触患者的血液、胃液、分泌物、排泄物多,受到感染的机会大,尤其艾滋病和乙、丙肝病毒。
电离辐射危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内镜治疗的不断开展,电器设备逐渐增多,护士接触电离辐射相对增多。由于长时间接触就会使身体受到危害,影响健康。
2 防护措施
工作期间加强空气流通,经常开窗换气。护士操作时应穿防渗透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手套。每日定时用紫外线灯和喷洒消毒剂对空气进行消毒,使用中的消毒液及浸泡标本溶液及时盖严避免挥发。病人的血液、胃液、分泌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为了避免生物危害,护士在操作表面抗原阳性和艾滋病毒携带者前,要做好预防准备,检查手套有无破损,备好各种容器,防止血液、呕吐物、排泄物、瘤体组织外漏,造成污染,护士乙肝抗体阴性者要注射乙肝疫菌。如果皮肤有破损操作时,要带双层手套或者暂不参加操作。一旦手接触血液及分泌物要彻底清洗消毒,防止感染,造成危害。
尽量避免长时间电离辐射,操作各种仪器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尽可能缩短辐射时间,保持一定距离,工作时要经常开窗通风,确保自身健康。
内镜室护士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