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编辑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南方丝绸之路,也称蜀身毒道,是一条起于现今中国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其总长有大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已开发。它以四川宜宾为起点,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目录1简要介绍2名称由来▪ 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3汉朝时期4唐朝时期5主要路线6文化特色▪ 浓郁的商业性▪ 独特的地域性▪ 明显的融合性7丝路探究▪ 关于研究方法和视野问题▪ 关于性质和历史作用问题▪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问题1简要介绍编辑南方丝绸之路路线图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一条纵贯川滇两省,连接缅、印,通往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各国家古老的国际通道。它和西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同为我国古代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对于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从上世纪初就已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日益扩大,南方丝绸之路更加为学者们所关注。[1] 2名称由来编辑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用以指称中国丝绸西运罗马的交通道路,并用以泛称中西交通。长期以来,丝绸之路一直被认为是由长安出发,西经河西走廊,出西域,至中亚,然后进抵罗马帝国的惟一的一条中西交流道路。后来,中外学术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确认丝绸之路还包括长城以北的“草原丝绸之路”和由东海至南海经印度洋航行至红海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样,丝绸之路的外延得到了大大扩展。早在古代,《史记》就记载了中、印、阿富汗的经济文化交流,《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三国时人鱼豢的《魏略·西戎传》里,也提到罗马帝国“有水通益州(四川)”。但这些史料千百年来未受到认真对待。1960年代和70年代,任乃强、邓少琴等曾提出中国丝绸最早出在巴蜀的看法,任乃强又于20世纪80年代论述了中国西南通印度、阿富汗的“蜀布之路”,认为年代远远早于北方丝绸之路。童恩正也研究了从成都经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达中亚的商道的大概情况,认为战国时代已初步开通。日本学者藤泽义美、港台学者桑秀云、饶宗颐、云南学者方国瑜、陈茜、张增祺,均对这条由四川经云南西行印度的古老商路进行了研究。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的提出,是基于以巴蜀文化为重心,分布于云南至缅、印的地区内,近年出土大量相同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不仅有巴蜀文化,而且更有印度乃至西亚的大量文化因素,其时代明显早于经中国西北出西域的丝绸之路。由于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代称已为中外学者所普遍接受,因此便称这条由巴蜀为起点,经云南出缅、印、巴基斯坦至中、西亚的中西交通古道为“南方丝绸之路”(简称“南丝路”)。南丝路的研究从1980年代逐步开始形成风气,国内已出版多部专著,日本出版专著1部(中国重庆学者著),论文集多部,论文达200余篇,电视系列片1部(川、滇两省合拍),大型画册2部,由四川的凉山州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和云南的曲靖文管所、瑞丽文管所等14个单位举办的大型文博展览10余次,召开“南方丝绸之路研讨
南方丝绸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