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探索
围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有利于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耒阳市委组织部积极探索,实施了“五评四差额”选任干部制度。所谓“五评四差额”,就是在选任干部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品德评定、群众评议、工作评估、领导评价、组织评鉴”五个环节量化考评的基础上,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
、差额票决,遴选出最佳人选的干部选任方式。这一做法,在实践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
一、改革背景
我们探索并实施“五评四差额”选拔任用干部的背景和动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响应改革号召。中央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先后下发了《干部任用条例》、《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等。新时期,基层组织部门如何适应新形势,自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四权”,把干部选准用好,是组织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是遵循群众呼声。近年来,组织部门推行了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不够健全、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渠道不畅、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难以杜绝,等等。这些问题尽管不是干部工作的主流,但严重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迫切需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才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三是服务社会发展。耒阳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双六十”的大城市战略目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为此,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加大引才引智力度,深化“市委特派员”工作制度,坚持把人才作为推进富民强市的第一资源来培育。近几年,先后引进各类人才325名,选派“市委特派员”91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仅有这些也只是杯水车薪,关键是要构筑一个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通道,以此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人岗相适、用当其时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基本做法
为确保“五评四差额”选任干部的规范运行,我们制定了《耒阳市选拔任用科级干部暂行办法》,对干部选拔全程实行百分制量化评估,使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干部脱颖而出。
第一,以德为先,实行品德评定。反思近年来的干部队伍建设,干部出问题大多不是在才上,而是在德上;群众对干部的意见,也大多集中在德上。因此,在干部选任中,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重视干部品德评定。品德评定设定权重20分,实行反向测评。测评内容包括“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坚决、行动不迅速,贪图享乐、家庭责任感不强、生活作风不检点,不坚持原则、违章办事,不学政策业务、玩风浓、爱赌博,不讲诚信、乱表态、以权谋私等十个单项指标,每一个单项分“没反映、偶尔有反映、反映较多”三个等次分别对应“2、1、0”三个系数计算得分。参加品德评定的人员为被测评对象所在单位干部职工、下属单位负责人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人员不少于50人。如果品德反向测评中,任意一项“反映较多”得票超过30%的,则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被测评对象提拔资格。
第二,注重公论,突出群众评议。为真正把群众“四权”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