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五班王文娟一、还给学生时间,教师少讲多听,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习惯。课堂上,要适时、适当的给出新知,让学生猜、议、评,教师多听学生的想法,在关键处、疑惑处再加以点拨,不能全盘脱出,再让学生死记硬背数学概念及公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学过程中,将枯燥的数学问题置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或喜欢的游戏中,多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的状态,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使学生在自觉的参与过程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发现、理解、总结与应用。讲评作业时,鼓励学生拿到作业本后,经过自己思考,主动讲出自己怎么错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再给予讲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合作者。二、教师带疑发问,激起学生串问,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的提问重质而不求量,对于记忆性及事实性的问题在复习环节中可适当提出,对于“这样做对不对?”“大家说是不是?”等这样的问题,尽量不问。在讲授过程中的提问要侧重于设置悬念、渗透疑惑、激发想象等,并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使得教师的一次提问可以诱发学生的多次提问,把思考的空间尽可能大的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并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质疑进行讨论。三、分享板演乐趣,师生共写板书,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教路”的过程中,要规范书写,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到黑板上展示“学路”的机会。让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发现的规律,概括自己得出的结论。虽然他们的字迹不如教师的美观规范,语句也不够通顺,但那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学生板演结果的对错,由学生去判断,去评价。四、注意
一年级数学今后教学改进措施1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