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设计崇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徐森焰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教具:PPT学具:表格教学过程:建议: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摘菜、洗菜5分钟,炒菜10分钟,淘米2分钟,做米饭15分钟,下面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最优化?(1)淘米——做米饭——摘菜、洗菜---炒菜摘菜、洗菜---炒菜(2)淘米———————————→做米饭能同时进行的事,我们同时进行,这样可以省时间。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需要打电话通知相关人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的数学问题。二、探讨方法,逐步优化1、出示打电话问题2、学生自主探索打电话的方案。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方案用示意图表示出来。3、汇报设计方案。学生边汇报设计方案,教师边画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学生想到的方案可能有:.(3)结合前两种方法,老师第一分钟通知一个学生,然后第二分钟老师和学生同时又通知两名学生,第三分钟老师和三名学生可通知4名学生.(黑板逐步呈现方案示意图)4、解答问题,发现规律。比较以上3种方案,发现第3种只用3分钟就可以通知7人。三、发现规律,应用规律1、探究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每分钟通知学生人数的情况:1人---2人---4人说说你有什么发现?2、小结规律。3、通知15人要多少分钟?4、根据规律填表格。5、如果有50人要通知呢?最少要花多少分钟就能通知到?6、深化练习。四、拓展思维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发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中隐含着“倍增”的规律,你知道生活中哪儿也用到了这样的规律吗?课件出示。如:一传十、十传百。五、小结。从“打电话”这样的生活小事中,都能发现其中蕴含着数学规律。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做个生活有心人,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点评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