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漂流节项策划书
一、总论
(一)项目名称:首届XX生态漂流节。
项目主题:新世纪,新XX,新发展。
(二)举办时间: 。
(三)项目内容:首届XX生态漂流节由开幕式、生态漂流赛、西部旅游经济论坛、旅游产品交易会、篝火晚会以及辖区内其他景点的配套活动等。
(四)必要性:XX生态漂流节是综合的节庆活动,是把XX的资源优势和已有的市场优势相结合的旅游产品。举办该活动,一方面可整合XX及省内、国内的各种相关资源,带动XX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较大地拉动区域经济;另一方面,它将成为吸引省内外游客到XX的重大旅游活动,在展示XX全新形象、使XX各景点形成持续旅游热潮的同时,使游客在活动中体验XX生态、古蜀文化和XX民俗文化的魅力,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XX生态漂流节将把生态与XX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使“生态的XX”深入人心,提升XX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1、是XX经济发展的需要。
2、是整合XX旅游资源、增强资源吸引力的需要。
3、是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旅游业的需要。
4、是XX城市形象和XX旅游整合宣传、推广的需要。
(五)迫切性
1、XX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就有10余处。XX市已把旅游业作为一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但是,XX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更多地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还很低。
2、据四川旅游局的数据,XX1999年接待旅游者数量在全省21个市地州中仅列第20位。碧峰峡建成后,XX市的游客数量有极大增长。但假设各地同比增长,即使静态加上碧峰峡2001年全年的游客总数100万,XX在全省各市地州按接待旅游者数量排列也就在10名左右,这与XX拥有如此之多的旅游资源和XX城市经营的战略以及把XX作为“成都的后花园”的定位是不相称的。
(六)可行性
1、天时
(1)XX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时逢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入世,正好到了产业升级换代、整合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关键时期。XX市委、市政府已决定把XX市建设成为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2)由于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目前正处于成长期,势头比较兴旺,居民的国内旅游已形成时尚,成为一个广阔的、不可忽视的内需市场。
(3)东方市场研究公司对2001年五一长假旅游市场的调查显示,人们的出游意识和观念在慢慢地转变,五一节日的出游率比平时高出一半有多;五一期间,消费者出游并非以长线为主,短线旅游更受消费者的青睐。
(4)中国入世使西部旅游资源更具吸引力。
(5)入境游客向西南分流的趋势。
2、地利
(1)XX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巨大的生物资源宝库、丰富的民俗资源。这些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2)碧峰峡、周公山等景区在省内外已有较高知名度。
(3)120公里的成雅高速公路使XX到成都仅需1个小时,到双流国际机场仅需50分钟。
3、人和
旅游文化的本质是和谐,是天人合一。
(1)XX提出的“人人经营环境”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计划,以及碧峰峡等景区的逐步开发,更需要漂流节提供一次超级的聚集人气的机会。
(2)XX市委、市政府的支持。
(3)雅漂公司、省总工会职工旅行社、蓝筹咨询等专业机构参与运作。
二、项目背景
自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内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显著提高;从1996年开始实行的每周5天工作制,大大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1999年9月又增加了法定节假日,再加上调整双休日,使中国开始形成每年春节、
“五一”、“十一”三个旅游“黄金周”。这样,人们就可以集中使用较长时段的休闲时间,有力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自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国内旅游业日渐兴旺发达起来。
数字显示,%的速度增长,%的平均增长率,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事实表明,中国旅游业正在进入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日趋融合的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新阶段。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等指标要逐步赶上世界旅游强国,把世界旅游组织关于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的预测变为现实。
2001年初,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朱镕基总理和钱其琛副总理代表国务院作了重要讲话。 4月1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文件)正式下发,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力度和扶持力度;省委、省政府也早于1999年4月向全省各地各级部门发出了《关于实施〈四川省旅游
生态漂流节项策划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