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对金融业统合监管模式的法律思考.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对金融业统合监管模式的法律思考.doc:..对金融业统合监管模式的法律思考[摘要]在美国开始实行70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金融监管改革之时,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也正快速迈进,但专家对于我国应选择何种金融监管模式各执一词。通过分析我国金融业对统合监管模式选择的现实依据,借此提出在我国建立金融统合监管模式的立法建议。[关键词]金融统合监管混业经营金融监管改革监管模式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的程度越来越深,金融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日益凸显,并带来了跨市场、跨系统金融风险传递的隐患。从长远来看,混业经营将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金融监管模式也将逐步朝着囊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金融部门统合监管的方向迈进。所谓金融业统合监管模式是将金融业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进行统一的、综合的监管,把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的监管权均交由单一的、职权配置充分的监管机构负责。二十世纪末以来,在全球范围内金融、资本市场统合法和金融业统合监管模式的诞生,使全球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国建立金融业统合监管模式的现实依据全球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作为危机的产物,美国率先-在全球建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并通过了著名的《格拉斯一蒂格尔法》,其基本思想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于是以《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为基础的美国分业监管体制开始确立。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原来“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逐渐受到了冲击,以至于“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取而代之而逐渐成为主导全球的金融体制。所谓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随着金融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分业经营的金融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金融业开始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不断转变,金融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我国现有金融监管模式存在不足。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监管的模式,实行所谓的“一行三会”的监管格局,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以及中国保监会为主的金融监管框架。在这种监管模式下,各个金融监管部门的权责缺乏严格的界定,相互间缺乏协调,从而降低了整个金融监管的效率。虽然在上述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但是该制度仅仅局限于沟通信息,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强制约束力不强,缺乏法律予以认可的并且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金融监管部门以各自的部门划分标准来进行监管,势必会出现监管盲区,加剧金融创新中的道德风险,并且各监管部门会为了本部门的利益而忽略了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不能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取而代之的是金融业统合监管模式,它能够减少监管交叉和重复,简化监管过程,能够有效地避免在分业监管中因监管权限纷争所致的低效问题。金融业统合监管模式已成历史潮流。为了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正不断探索由分业监管模式向统合监管模式转变的金融监管改革。挪威(1986)、加拿大(1987)、丹麦(1

对金融业统合监管模式的法律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