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阳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羃词汇解释:蒀【三晋第一村】:,总人口28287人。因镇区人口约17000人,包括一分街、二分街、三分街、四分街、东街、西街6个行政村,村大人多,故有“三晋第一村”之称。蚀【冶炼之乡】:大阳是我国冶铁最早发源地之一,春秋时采矿和炼铁业兴起,大阳最早开始使用牛皮囊鼓风炉炼铁。战国时大阳成为我国北方各诸侯制造兵器所需生铁的重要产地。著名的阳阿剑便出于大阳。螈【九州针都】:冶铁业的发达促成了商业的繁荣,特别是明清时期,由于工艺精细,质量优异,大阳制针业与广东佛山的制针业成南北呼应之势,分割了中国制针市场,并远销中亚的伊朗、伊拉克等国。古镇大阳也因此获得“九州针都”的盛誉。莄【北齐千佛碑】:千佛碑原存在南河庵,南河庵创建于北齐河清二年(563年),明嘉靖年间,清康熙二十四年、三十五年均有维修。庵中有千佛碑,也称石法华造像碑,为珍贵文物,现仅存两块,存于汤帝庙。膂【资圣寺】:位于菜市巷与东大阳老街交叉口,初名永建寺,为南北朝时期北齐高公主(高洋之女,大阳村曾有高公主府,故址在南坡头)建于文宣帝天佑四年(554年)。宋真宗天禧四年(1021年)中书门下牒改赐为资圣寺。葿【针翁庙】:始建年代不详,1974年被拆,改建为公社机关驻地。袇【娲皇庙】: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1959年被拆。该庙是孟天官一家五进士所建,主要供奉女娲圣母。其他各殿亦有神像,如火星爷、老君爷、马王爷、虫王爷、药王爷等。螅【通济桥】:位于大阳镇南大门外,横跨在阳阿河上,又称“南大桥”。为元代建筑,1979年修建大板铁路专用线被拆除。桥南北向,全长十三丈,桥洞为弧形,直径三丈六,桥高伍长四,桥宽二丈四,桥头石狮成对。桥北有桥头碑亭。薀【天柱塔】:位于大阳镇东南角,前河南岸一块巨大的磐石之上,明代万历丙子四年(1576年)始建,万历三十年(1602)年竣工,工期长达27年。塔高108尺,底面630平方尺,整体建筑呈八棱锥体,九层八面,层层出檐,各有特色。膈【一塔二街三阁、四庙、八院、十三巷】:一塔为天柱塔,二街为大阳老街、大阳新街,三阁为文昌阁、西宫阁、水门阁,四庙为汤帝庙、娲皇庙、文庙、东岳庙,八院为常家大院、段家大院、关家大院、霍家大院、孟家大院、裴家大院、王家大院、张家大院,十三巷为建兴巷、菜市巷、早市巷、状元府巷、财神巷、吴神巷、西宫巷、钱市巷、开元巷、鼓楼巷、仁里巷、醋坊巷、永和巷。羇【两横三纵】:大阳古镇旅游空间组织为“两横三纵”景观轴线。“两横”景观轴线为老街景观轴线和新街景观轴线;“三纵”景观轴线为:西部三盛胡同-西宫巷轴线、中部状元府街轴线和东部开元巷-鼓楼巷轴线。膆【剪纸】:大阳剪纸源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其风格粗犷、浑厚苍劲、线条流畅、手法简约,凡人物仕女、花鸟虫鱼、亭台阁榭,充分展现了北方流派的粗犷、雄壮、简练、纯朴的风格。主要代表作品有《连年有余》、《凤穿牡丹》、《喜上眉梢》、《水浒108将》等。节【面塑】:大阳面塑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阳人每逢过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满月做寿都会做各种不同造型的面塑,主要有《青狮白象》、《节节高》、《十二生肖》、《枣山》、《口离馍》、《蒸饼》等。是以上等白面为原料,经过设计、造型、蒸制等工序,蒸好后用红、黄、绿等色进行点缀,待其晾干后,即可食用或者是观赏。芁【知死墓】:相传大阳的某个时代,这

大阳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