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乔治·桑(雨果)学案学习目标: 1、诵读品味诗化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掌握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3、感受乔治·桑的伟大灵魂,提升人生境界。学地起:(基础巩固)1、注音:钦佩()禀性() 不妨()与世长辞() 争光载誉()强韧()苍穹()屹立()不可抹煞()()2、解词:禀性:荣誉等身:至高无上:居高临下:二、熟读深思子自知:(问题思考)1、阅读1-3节,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2、阅读4-5节,从语言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其作用。3、文章开篇说“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阅读6-7节,这种“不朽”具体体现在何处?4、阅读8-16节,分条概括乔治·桑的思想和功绩。5、分析作者在此部分使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法。6、理解句子的含义:如何理解“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拓展运用)1、联系乔治·桑的精神和业绩,为其写一片段,做为写作素材。注意句式,适当使用修辞手法。2、欣赏学习名人墓志铭,请你给乔治·桑写一个墓志铭,突出她的主要精神或业绩,也可表现对她的崇敬之情,语言简洁,可使用1-2种修辞手法。例: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投出冷眼,看生,看死。骑士,策马向前!”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铭出自哲学家柏拉图之手:“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四、相关资料:1、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小说家。她原名奥罗尔·杜邦,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父亲是第一帝国的军官。她从小由祖母抚养,13岁进入巴黎的修道院,18岁时嫁给杜德望男爵,但她对婚姻并不满意,1831年到巴黎,开始独立生活。 乔治·桑移居巴黎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从初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卢梭、夏多布里昂和拜伦对她的复杂影响。七月革命后不久,她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1832),一举成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乔治·桑是一位多产作家,她一生写了100卷以上的文艺作品、20卷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以及大量书简和政论文章。她的小说创作大致可分四阶段:早期作品称为激情小说,代表作有《安蒂亚娜》、《华伦蒂娜》(1832)、《莱莉亚》(1833)等,都描写爱情上不幸的女性,对生活感到失望,不懈地追求独立与自由,充满了青春的热情与反抗的意志。第二阶段作品为空想社会主义小说,代表作有《木工小史》(1840)、《康素爱萝》(1843)、《安吉堡的磨工》(1845)等。在这些作品里,她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的命运问题,尽管没能明确地指出解放的道路,但作品毕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罪恶,攻击了资本主义的财产制度和婚姻制度,进而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第三阶段作品为田园小说,代表作有《魔沼》(1846)、《弃儿弗朗索瓦》(1848)和《小法岱特》(1849)。乔治·桑的田园小说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大自然绮丽的风光,渲染农村的静谧气氛,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第四阶段作品为传奇小说,代表作有《金色树林的美男子》(1858)。第二帝国时
悼念乔治桑(雨果)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