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铁路沿线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县“贵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沿线
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基础产业。党的十六届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培植力度,经过全县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的努力,形成了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脱毒马铃薯等种植规模上1万亩的农业产业。为了适应新阶段农业的
发展变化,充分利用“贵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资源优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导向作用,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县的发展战略,制定本规划。
一、**县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条件
(一)优势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现状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贵州省蔬菜、水果、马铃薯等主产区之一。党的十六届全会以来,为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我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经济,结构调整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我县农业的区域特色和产品特色,形成了农产品的规模总量和市场优势,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从2001年起,我县陆续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和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普安、大河的马铃薯,合江、大河、丰乐的番茄、辣椒,三合的大蒜、早玉米,交梨的葡萄,九阡、周覃的九阡李,都江、大河的椪柑、脐橙等农产品出现了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是种粮的两倍甚至更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目前,全县有水果面积31500亩。其中柑桔栽培面积9500亩(主要为温州蜜柑、椪柑、脐橙),柚1600亩,梨8150亩,李3000亩(主要为九阡李),杨梅1000亩,枇杷200亩,板栗3300亩,葡萄8450亩,。
全县的商品蔬菜面积34000亩。其中:三合、丰乐、大河、合江4个乡镇早春种植的早蒜苔、番茄、辣椒、黄瓜、豆类等蔬菜基地面积达11300多亩,规模生产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平均亩产量4000多公斤,主要销往省内的都匀、贵阳、凯里、安顺、遵义及两广城市,其中本地线椒有少量出口日本、泰国,番茄出口港澳地区。
脱毒马铃薯:2006年种植面积达到了26500亩,以大河、合江、普安、丰乐、三合种植面积较大,品种主要为费乌瑞它、威芋三号、大西洋等,年产量18000吨左右,主要销往上海、湖南长沙、福建厦门和湖北武汉等城市。
水晶葡萄:水晶葡萄在我县栽培有较长的历史,由于其耐贫瘠,栽培管理容易,耐贮运,而在我县低海拔地带栽培,成熟时间比都匀、凯里、贵阳等提早20—30天成熟上市,在群众的精心管理下,生产出的水果味甜而香,很受消费者欢迎,成为我县的主栽水果,栽培面积已达7200亩,挂果面积6200亩,年产量近7000余吨,主要销往广西、重庆市场及省内的贵阳、凯里。
椪柑、脐橙:椪柑、脐橙主要栽于都柳江沿河一带,由于我县具有独特的气候,冬温夏凉,果园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生产出的椪柑、脐橙个大而味甜,深受消费者欢迎,群众自发栽培面积已达4100亩,已成为我县的特色水果之一,年总产量5200吨,主要供应省内市场。
2、生产销售企业与市场建设现状
目前,我县合江镇奇江村、大河镇怀所村、丰乐镇鼠场村、三合镇晨光村、猴场村、水龙乡水龙村、三洞乡下街村、中和镇姑引村等八个村已获得贵州省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所生产的大蒜、番茄、辣椒、早玉米、马铃薯已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周覃镇板料村、场坝村、三院村、播花村已获得贵州省无公害大米产地认定,都江椪柑、大河脐橙已通过无公害产地检测,目前正在申报无公害产品认证。为提升县内所产蔬菜、水果市场占有率、竞争力,我县成立了农药残留和亚销酸盐检测中心,在产前,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在产中,经常性地对生产基地进行监控;在产后,对采收上市的蔬菜、水果进行检测,在源头上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注册启用了“江柳”牌果蔬商标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我县农产品在两广市场深受欢迎。
由于多方原因,现在,我县还没有一家上规模的生产销售企业,也没有一个专业批发市场,收购商大多是在田边地角收购。具有一定带动能力和辐射效应的果品生产销售企业只有国营大河农场、都江镇果业协会、交梨乡葡萄协会;蔬菜销售主要是依托广东东莞润丰国际贸易市场、广东江南市场、黔南州天雨公司等企业。因此,销售渠道不畅已成为制约我县果蔬生产的瓶颈。
(二)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业优势产业的布局和发展,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种植业结构上,普通粮食作物比重仍然偏大,优质专用粮食和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少;在区域布局上,产业和产品结构单一,布局分散仍然突出,发展不够,不适应市场
[1] [2] 需求;在产品质量
公路铁路沿线农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