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考察报告.doc:..直属二分校《地域文化》考察报告题目: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姓名: 李晨级别:2012年谷专业: 行政管理导学员: 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丙安市老城区的中心地段,这里曾经是唐长安城皇城和宫城的一部分,唐末至今一直是城市最繁华的区域;这里也是西安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以明清时期历史风貌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这是一个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地方。北院门在鼓楼北侧,唐代属皇城范围,尚书省即位于此地。宋元明清吋的京兆府、奉元路总管府、丙安府等均设在此街及其周边。北院门得名于清代,北院是陕西巡抚衙门,因位于陕卄总督衙门以北,称为北院,又因直通巡抚衙门的街道,得名为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曾居北院,称“行宫”,当时各省所贡银两物品均在此聚集,银号店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西侧的大学习巷内最早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当吋西域的回纥族帮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从甘肃回长安时,带回了200多个回纥将领和随从,他们住在这个小坊附近学习唐朝的法令和汉人的文化,所以这个地方取名为“大学习巷”,并逐渐扩展成为西安的回坊。清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四,为躲避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偕光绪皇帝仓皇逃來西安,先住南院,后移居北院巡抚衙门,北院被称为“行宫”,公文奏章、官员晋见、各省进贡等都在北院办理,于是北院门一带各种银号、店铺等随之应运而生,盛极一时。“回坊”地区除了北院门、大学习巷、西羊市外,还包括大皮院、东羊市、北广济街、桥梓口等一大片区域,老西安把这一带叫做“坊上”,在坊上可以探寻最平民最真实的西安生活。具有古老历史的北院门南起西人街,北至西华门,全长545米,均宽16米,是闻名遐迩的回民餐饮食品一条街,街道周边分布的大清真寺、鼓楼、钟楼、高家大院、安家大院等古迹景点和传统民居,更是中外游人的好去处。目前沿街W侧经营户主要以经营回民特色餐饮、食品、工艺品、古玩字画等为主。今年3月,莲湖区开始建设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主要拆除改造部分门头牌匾,取缔占道经营,拆除乱搭乱建,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改造,翻修街道公厕,增添市政公用设施等。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是市委、市政府今年确定的西安历史文化散步道项目5条主题线路之一。如今的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为北院门、丙羊市、化觉巷形成的环形旅游散步道,全长1100米,即为俗称的“回民街”。街区内南有鼓楼,北有牌坊,清真大寺、占宅大院镶嵌于鳞次栉比的店铺食肆之间,集中体现了明清建筑风貌和回族风情。步入其中,地镶青石、铺悬金匾、老街繁锦、美味飘香,是西安独具古城风貌与现代文明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这里以回族群众居住为主,唐代伊斯兰教进入西安,修建清真寺,信教群众依寺而居,依寺而商,逐渐形成了以回族文化生活为主,具有独特建筑、环境、文化、社会经济特点的历史街区。西羊市为东西向街道,位于鼓楼以北,东临北院门,西临北广济街。它是西安城内一条传统的历史古街,现在的街道格局形成于元代,有600多年历史,最早叫羊市,以交易羊和羊肉为主。羊市西连马市,在清初,元代的马市己音变为麻家什字。民国时期因与东大街南侧的东羊市相区别,改称丙羊市。丙羊市居民以回族穆斯林为主,有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传统。2007年西羊市经过综合治理,现已成为一
地域文化考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