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肠疝嵌顿.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1腹壁的强度减低:常见与老年人。2腹内压升高:常见于年轻人。(这个比喻很好形象):好象一双手抱一个气球:(1)吹气孔(疝环)(2)球内气体(疝内容物)(3)气球(疝囊)(4)手(疝外被盖):(1)易复性:疝内容物易于回纳入腹腔。(2)难复性:疝内容物不能或不完全能回纳入腹腔内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者。疝内容多为大网膜。多因疝内容物反复突出致疝囊颈受摩擦而损伤并产生粘连是不能回纳的常见原因。如滑动疝(多发右侧,有消化道症状)、有些巨大疝。(3)嵌顿疝:疝门较小而腹内压突然增高,疝内容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弹性回收将内容卡住,使其不能回纳。(4)绞窄疝:嵌顿疝的继续,包括Richter疝(即肠管壁疝,嵌顿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肠腔并未完全梗阻)、Littre疝(嵌顿的为小肠憩室)、逆行性疝(各嵌顿肠袢间的肠管隐藏在腹腔内)。    :复发性腹股沟疝包括真性复发疝和假性复发疝,:斜疝最多见,男性占大多数。右侧比左侧多。:四壁两环四壁:前壁: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外1/3有腹内斜肌覆盖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膜,内1/3尚有腹膜。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筋膜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两环:深环即内口,浅环即外口。  :主要掌握腹股沟疝与鞘膜积液的区别(尤其后者的透光实验阳性)(可出多选题的)及直疝三角的构成(腹直肌外缘、腹壁下动脉、腹股沟韧带构成直疝三角)区别:从发病年龄、突出途径、疝块外形、回纳后压住深环、精索与疝囊颈的关系、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嵌顿机会能说出不同来。其中具有确诊意义的是解剖上看(精索与疝囊颈的关系、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和回纳实验(斜疝疝块不再突出),但前者靠术中所见而后者术前可确定。所以,最常用可靠的区别方法是回纳后压住深环看疝块是否再突出。腹股沟疝的治疗::1岁以下可暂不手术,另外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前者因婴幼儿腹肌可随生长逐渐强壮而有使疝自行消失的可能。两者都可以带疝气带来处理,前者非手术治愈可能性大,后者则极小。: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修补(1)传统的疝修补术: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最常用Ferguson法:在精索前方将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到腹股沟韧带上。:(a)Bassini法:在精索后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到腹股沟韧带上(b)Halsted法:与上法相似但把腹外斜肌腱膜也在精索后方缝合。精索位于腹壁皮下与腹外斜肌腱膜间。(c)Mcvay法: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和联合腱缝到耻骨梳韧带韧带上,此法也适于直疝。(d)Shouldice法:将疝修补重点放在腹横筋膜这层。(2)无张力疝修补术:弥补传统的疝修补术存在的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拉感、疼痛和修补的组织愈合差的缺点。常用材料是合成纤维网。无张力疝修补术无需按传统方法高位结扎疝囊。(

肠疝嵌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