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中考
心存信赖,登天也会有路!
幸福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
理想的校门须用知识打开!
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是遇到什么挫折,我们有些同学就萎靡不振,哀叹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容易放弃努力。每到此时,我就会想起一个人来:他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再次失败,25岁当选州议员,26岁情人去世,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终于当选美国总统。这个人就是林肯,是公认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
——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两兄弟酿酒的故事:
谷物——米——发酵
密封在坛子里,九九八十一天,酿酒师一再吩咐:公鸡三啼之后再打开。弟弟按捺不住,在公鸡第一次打鸣之后匆匆打开瓶盖,结果前功尽弃,弟弟的酒是酸的。老成持重的哥哥铁定了心,一定要等到公鸡唱三唱的时候,结果哥哥酿成了醇香的美酒。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起码两点:
1、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2、决定胜负的往往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也就是我们目前的冲刺阶段。中考是综合素质的检测,既是知识、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
理想与成功
前人事迹
一、影响考试成绩最主要的三个因素:
考试成绩= 80%基础+ 20%技巧和心态
基础是对考试内容的掌握情况,技巧是指考场行为的娴熟程度,心态是指考试期间的心理状态。基础在考前一个月已不可能再大幅度提高,最关键的就是考试技巧和心态,这两项占到考试成绩的20%。试时关键是心平气和,把自己的实力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浙江大学都市心理学教授曹立人
“知识就是力量”
——法兰西斯·培根。
二、冲刺阶段的最佳心态及调整
目前,冲刺阶段的心理状态大致分为三类: 1、松散状态。自己放弃,我只想对这些同学说:人往往不是被对手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
2、适度的紧张状态。
这是主流,大部分同学是处在这种状态。有些紧张,感觉中考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因而目前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复习。这是一种最佳的复习迎考状态。根据心理学家桑尼博士的理论:适度的紧张是有益的,它会促使学生做好准备,振作精神,消除杂念,提高注意力,激发潜能,让我们比平时更出色。所以,适度或者说稍微的紧张是必须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紧迫感,它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因此,把这种状态进行到底,一直保持到考試。
3、过分紧张。
表现:比如上课、自修时的烦躁、不静心、低效学习、暂时的失眠现象等等。因此,需要尽快调整。
2010考前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