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师范学院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潘锐清)
(学号: 2000123103)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启发式教学”的涵义,东、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发展和启发式教
学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和个人实习体会,对
启发式教学提出了五点意见。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存在问题建议
教师点评: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古老又现实的教育话题,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
的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其实质是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启
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本文通过古今教育思想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当前国内启发式教
学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启发式教学。文章结构合理严谨,
说理充分,内容丰富,是一篇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点评教师:赵延孟,副教授)

引言
启发式教学是教育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究竟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它的实质是什
么,它有哪些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等问题,许多教师还没有很好地认识,
以至于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误区。
一、什么是启发式教学
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和涵义,有多种的说法。究其根源,可以分为东、西方两个派系。
东方起源于孔子,西方则来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孔子的典型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这句话言
简意赅地从教学的动机、教学的目的、教与学的关系方面揭示了教学的规律。关于这些思想,
孔子反复地提及,例如“举一反三”的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总之,孔子主
张善诱,启发的教学方法。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得到了后来者的继承和发扬。宋代的朱熹认为:“读书无疑,须
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1]他强调教学要从“疑问”入手,教师的作用
在于指导。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一文中批判把教学仅仅看作教师单方面的活动,
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高度概括了教和学双边活动的本质联系。他提出了五个解放:一
是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培养学生的动
手的能力;三是解放学生的嘴,使学生得到言论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以便充分发挥他
们的创造力;四是解放学生的空间,使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和社会,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五是要解放学生的时间。
古希腊的思想家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启发式教学的先河。他强调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知识
的热爱,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学生不仅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他的
学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部分继承了他的思想。柏拉图认为学校主要关心的是对真理的探
索,而不是为了记忆某种固定的学说,其教学进程在于引导。亚里士多德反对教师直接把知
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发现知识。可见,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启发式教学,
主要体现了在教学中注重理性知识的传授与解释以及定义的作用,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力。
上述东、西方对启发式教学的描述有着很大的相同性。综合起来可以体现了下面三个方
面:
(1)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发展学生的知、情、意、
真、善、美,达到使学生“好学、学

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