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与社会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报送单位:宝坻区大钟中学授课教师:曹焕京联系电话:**********邮政编码:301806电子邮箱:caohuanjing@第六章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属于课程内容“物质”的亚主题“物质的属性”中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此课题内容提出的要求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密度与社会生活》一节内容,主要由“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和“密度与物质鉴别”两部分组成。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对密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同时也是为八年级下册的力学部分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节教材内容涵盖了物理规律(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物理科学方法(实验和科学探究、转化和放大法),是本章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一节。本节的重要教学板块——“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的好素材。本节的重点知识——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和密度与物质鉴别,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都充分体现了初中物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教学理念。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胜,求知欲强,对新事物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思维形式也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他们在小学科学中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热胀冷缩现象,在前两节又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实验和具体实例的分析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将密度应用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得出新知,揭示生活中的奥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体会物理就在身边。三、教学目标:,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密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学会运用密度知识来初步鉴别物质。,认识到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四、教学重、难点分析:(一)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密度作为物质的重要性质,在社会生活中有着许多重要的应用,诸如各种与密度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和与密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不仅深化了前面所学的密度概念及其测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的力学知识奠定一些基础,因此“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和“密度与物质鉴别”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解决措施:教学中将通过学生再现身边的生活现象并进行观察体验、实验探究、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进行分析推理以及投影例题进行分析等手段来突破教学重点。(二)教学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难点: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探究学习中,再现生活现象或观察实验进行分析推理便可得出大多数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水的反常膨胀现象而“水的反常膨胀”这一自然现象生活中不常见,很难在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学生易受热胀冷缩的习惯思维影响而将理论和实际脱节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545616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