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两化融合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周剑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两化融合(咨询)服务联盟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联合工作组1目录一、提出背景二、九项管理原则三、基本框架四、实施重点五、贯标流程六、推广策略2两化融合提出背景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日益基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环境承载能力市场竞争转向生产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出口日益高端化的动能逐渐衰竭达到上线内涵型和差异化小型化、智能化、、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全产业链生态系统产品生态系统制造生态系统标技人市创准术才场新体体体体体系系系系系政策法律环境和体系4两化融合提出背景工业经济(社会)——>信息经济(社会)工业化发展中后期信息化发展机遇期十八大明确指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坚持四化同步发展5两化融合提出背景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阶工业化尚未完成,正处于中后期,亟段的积累,自然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待通过信息化实现工业化跨越式发展。渐入性植入性装备现代化。尤其是融入核心工艺技术装备化基础薄弱。设备自动化、信息化平均水平低,的专用设备,融入了核心技术和管理经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等知识经验沉淀不足,现验的工业软件成为了核心资产。代研发、生产、管理的装备化还未实现。流程管理缺位。流程管理的理念文化缺失,流程动流程标准化。流程实现信息化、规范化态信息难以采集,流程的固化都较难实现,更勿论及优化重组。规范化和优化重组。管理现代化。建立起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旧管理体制、思维和模代研发、生产、管理体系。式难以支撑信息化务实推进和成效发挥。两化融合环境下的企业关键能力不足。管理基础薄打造新型能力体系。逐渐培育和形成在弱,两化融合总体处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过渡阶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体系,并实现段,难以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层面,按照战略持续改进。和竞争优势需求快速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66两化融合提出背景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关键指标均有很大提升空间序号指标全国原材料装备消费品1信息化投入占比(%)%%%%2设置专职信息化部门的企业比例(%)%%%%%%%%3生产设备数字化率(%)(%)(%)(%)(%)4实现企业级编码统一的企业比例(%)%%%%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6关键生产工序数控化率(%)(%)(%)(%)(%)7关键业务环节全面信息化的企业比例(%)%%%%8实现能源管理信息化的企业比例(%)%%%%9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10实现管控集成的企业比例(%)%%%%11实现产供销集成的企业比例(%)%%%%12实现产业链协同的企业比例(%)%%%%13智能制造就绪率(%)%%%%注:()中的数值是算数平均值,反映该指标企业平均水平;()上的数值是按照规模的加权平均值,反映该指标。2014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关键指标现状7两化融合的四个融合层面要素融合技术(产品)融合两化融合管理(组织)融合产业(发展阶段)融合8两化融合的重点和路径市场(服务)协同化管理集约化过程信息化装备(产品)现代化两化融合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9与“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制造”的关系当前的主攻方向和切入点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10

两化融合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20.12 MB
  • 时间201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