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们为什么错恨化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们为什么错恨化学?-工程论文人们为什么错恨化学? 瑞健最近,一则化妆品的电视广告引来大家的热议:广告里首先映入人们视野的画面是一些形状怪异、阴晦的化学分子,然后就是字体大大的“我们恨化学”“我们恨化学”广告在多家电视台播放,影响范围很广。“我们恨化学”的言论,迎合了当下一些仇视石油化工行业群体的心理,其大胆、直白的表述也赚足了社会大众的眼球。但同时,它也引来很多专家的质疑和不满,如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周公度、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丁旵明等。2015年11月24日,中国化学会致函中央电视台,要求其就不当商业广告公开致歉并弥补损失。双方阵营各执一词、争执不下,但目前广告已被停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一些问题。其实,“恨化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太难了。以化妆品生产企业为例,它的产品就不可能脱离化学而单独存在,从原料到商品涉及到提纯、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几乎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到化学工业技术: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发现,是化学试验的过程和结果,没有经过分析、提纯、加工和处理的自然物质,隐藏在植物或动物本身内,厂家不可能把这些东西拿来出售,人们也不可能用这样的产品护肤;产品从厂家运输到全国各地也离不开化学燃料的帮助,否则厂家只能用原始的车载马拉似的工具,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还有就是从事产品加工或销售的人员,他们每天的吃穿住行,也离不开化学工业产品,因为生活中约有80%的日用品和石油化工息息相关?这家企业的初衷可能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化学品,它更多地是想强调自己产品中没有化学添加剂的特点。但是,对某类化学添加剂、某一种化工原料的质疑,是不能一味、单独地放大成为对所有化学品、化学技术的质疑,否则就会走向一个错误的极端。广告企业宣称自己的品牌价值观就是“真正的美丽源自天然”。这种观点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却不能一味地放大其应用范围。如果数千年来人类社会坚持恪守着这一信条,非天然的就不是真正的美丽,那人类也就没有必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科学技术就不可能进步,也就不可能有现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了。虽然化学只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学科,但它已涉及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和其他学科交织在一起,否定了它就相当于否定了整个科学体系。企业敢于打出这样的广告语,也是迎合了社会上一些群体的心理。近几年来,无论是石油还是化学,在一些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些“不良”分子,什么苯、甲醇、甲醛等,什么致癌、爆炸等,好象都与石油化学工业如影相随。所以很多不明就里的人视化学品如猛虎毒物,尽管其自身已被包围在化学品的世界之中。就像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一样,大家都为我国出现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而兴奋,但很多人对诺贝尔奖和诺贝尔本人不甚了解,更不会懂得诺贝尔与化学的关系。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奖励那些为人类共同利益而奋斗的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以及为人类和平而努力的和平主义者。诺贝尔奖金虽然不是世界上奖金数额最高的,但它是最权威的,从颁发首届诺贝尔奖迄今,已有600多位专家、学者和著名人士获得诺贝尔奖金,这些获得者走过的道路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诺贝尔是热衷于科学技术和炸药研究家族中的一员。在研制化学品硝化甘油的过程中,

人们为什么错恨化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