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优质护理儿科优质护理实施效果3儿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举措2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1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4目录美国--护理模式管理责任制护理(primarynursing)50年代初期由美国莉迪亚·霍尔(Lydianall)提出。是一种提供病人个性化护理的服务模式,并以人与人关系、专业技能及连贯性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在责任制护理系统下,病人护理经过计划及统筹,使护理更全面及具连续性。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全程管理(CaseManagement)20世纪80年代末期,推出全程管理。missionforCaseManagerCertification)全程管理的定义为:全程管理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包括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和评价来选择医疗服务,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应用交流和可得到的治疗条件达到高质量服务且收费又合理的结果。全程管理不是停留在某一阶段,也不局限于某个医疗单元,而是发生在持续医疗的全过程中,致力于不断满足病人的需求。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美国--全程护理管理全程护理管理:在大多数的全程管理系统中,护士充当了全程管理责任人(CaseManager)的角色。护士是合作者、结合者、协调者,确保以最少的资源,满足病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和目的。由于需要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而护士又是唯一具有这一资格且能够给病人直接提供多种护理服务的专业人员。在全程管理的理念下,护理管理以医院围墙为界,以不同的模式在发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1)围墙内的全程护理管理:在院内的全程护理管理责任人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医疗护理过程。(2)围墙外的全程护理管理:担任全程管理责任人的护士,30%的工作时间在医院,70%是在医院外,他们是病人的合作伙伴。这种模式反映了应用共享管理原则的护理专业实践模式。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责任制整体护理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的整体护理理论的盛行而产生,指由一名护士对一定量的患者从入院开始到出院为止进行24小时负责的持续护理,但责任护士不在时,还是需要其他护士代行其职。优点:病人满意、护士责任心加强、改善合作关系、医疗费用合理、便于病人转入社区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为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医院满意、护士满意的服务目的,2010年初卫生部在各大“三甲”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整体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优质护理实施成效优质护理实施成效,为达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2010年1月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儿科优质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