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精神科夜班护士心理紧张程度的调查与分析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心理目前,各精神科医院工作排班是夜间有两名护士值班。由于精神科工作的特殊性,夜班护士不同程度产生紧张心理。为了提高夜班护士的工作质量,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对118名参加值夜班护士的心理紧张程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我院精神科共有7个病房118名护士参加值夜班,其中3年内护龄者38名,3~10年护龄者47名,10年以上护龄者33名。男42名,女76名。方法调查内容应用心理紧张程度测试问卷,调查问题如下:①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是否感到满意;②心情不好时能否调整自己的情绪;③是否感觉夜班太多太勤;④是否感觉到疲劳;⑤感觉疲劳但难以入睡;⑥是否对前途充满信心;⑦是否感觉休息比进食更重要;⑧是否因为小事发脾气;⑨当需要帮助时,能否得到帮助;⑩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是否感觉在工作上和别人做的一样好;生活安排是否有条理;是否渴望工作;是否不知道为什么工作;是否下班后仍在想工作内容,检查有无工作缺陷;是否希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当心情烦闷时能否采用有效的放松方法;能否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各项均采用4级评分,没有为1分,很少为2分,有时为3分,绝大多数为4分,各项分相加为总评分。总评分分值越大心理紧张度越高,反之,分值越小心理紧张度越低。评分分数61~72分为心理高度紧张,51~60分为心理较高度紧张,41~50分为心理正常高限,18~40分为心理正常。调查方法采用无记名调查,收回问卷118份,均为有效问卷。结果被调查的118名护士中,心理高度紧张32人,心理较高度紧张54人,心理正常高限27人,心理正常5人。夜班值班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并且护龄越短,心理高度、较高度紧张的人数越多。 2讨论原因分析调查表明,10年内护龄的护士处于高、中度紧张者29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分析其原因:①心理紧张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密切相关,夜间遇有病人病情变化需要紧急处理时,由于技术不过硬,稍有不顺便心慌、手抖,心理压力增加。这种情况如不及时改善,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再轮到夜班时,即使病人没有病情变化护士也提心吊胆,心理失衡。②死亡事件的刺激也会导致护士心理紧张。对本院8个病房随机抽样13例死亡病例,有9例夜间死亡,2例临终死亡期经过夜间。死亡现象作为一种刺激因素除给护士带来直接的心理压力外,还导致继发影响,使护士产生一种紧张感,认为是自己工作失误没看好病人而导致病人死亡,这种刺激发生在夜深人静时,刺激的强度成倍增加;同时,抢救工作中的紧张以及对死亡病人亲属的同情,更增加了护士的心理紧张。③独立工作的性质易使护士产生紧张心理。夜间病区内产生的一切护理问题及一些特殊情况均需要值班者果断独立地解决处理。对夜间病情观察判断不定或护理操作失败时无人相助,使夜班护士产生孤独感;而强烈的责任感和护士职责使护士在对睡眠中的病人进行隐蔽性的观察时或常规操作时
有关精神科夜班护士心理紧张程度的调查与分析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