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基础知识扎实才是王道!!第一章、物态和温度知识点1、温度1、定义: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单位:国际单位:开尔文—符号“K”常用单位:摄氏温度—符号“℃”3、摄氏度的定义: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到100℃分成100等分,、测量——温度计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分类: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注意事项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知识点2、熔化1、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2、熔化定义:::达到熔点,: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石英、:、玻璃、蜂蜡、:晶体熔化时所需的确定温度。图像: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 举例: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知识点3、凝固定义:::达到凝固点,:晶体形成时所需的确定温度。图像:晶体凝固图像: 非晶体凝固图像: 举例:①冬天河流结冰②铜像雕塑知识点4: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特征:吸热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地点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温度条件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剧烈程度比较平和剧烈共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都是液体变为气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速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现象:,很快就会干 ,水很快就干了知识点5: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特征:放热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现象:,壶嘴看见“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知识点6: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知识点7:.“白气”的形成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例如由前述方法可求得:1m/s=,1km/h=1m/s,,=?m/s,就可由72km/h=72´m/s=20m/,又如5m/s=?km/h,可由5m/s=5×=18km/、声现象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条件:一是有声源,、声音产生的原因:,、液体、气体在振动时都能作为声源发声,在生活中所听到的钟声、海浪声和悠扬的笛声,分别是由固体(钟)、液体(海水)〔空气〕、液体、固体等介质传播到人的耳朵里,、声音的传播及传播速度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
初中物理知识点.docx.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