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注学生心灵,提高课堂实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注学生心灵,提高课堂实效
在某种意义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其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便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这几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尝试让我受到诸多启发,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学生喜欢心理健康教育课,更喜欢这种课的模式,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心理教师深入研究和思考的。
第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比如面对从未真正接触过心理方面知识的学生,我在第一堂课里以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内容。,引起学生对心理世界的好奇,进而讲述提高心理素质的好处:提高学习效率;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与人交往等等,同时说明这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后要涉及的内容。这堂课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和重视,阐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目的,并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也为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也就是说从课堂开始到结束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周密、细致的编排,每节课结束后也要及时地归纳和总结,使自己的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整,使课堂变成发挥情感、施展技巧的艺术空间。此外,每堂课的课堂设计都应围绕某一方面的某个主题去开展,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始终都应紧扣主旨,主题鲜明,让学生一课一得,课课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老师将教案书写得详细,主题也非常鲜明,但在讲课时往往总是想着教学设计,给人一种背书的感觉,或者对多媒体课件极度依赖,这些都极容易造成感情投入不够,反而会影响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
第三,聆听故事,因势利导。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比如我在课堂上经常会给学生讲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很是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其实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

关注学生心灵,提高课堂实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rh5371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