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第四幼儿园《如何克服幼儿两面性行为》教研后感——聂子恬本周我园开展了《如何克服幼儿两面性行为》的教研活动。幼儿的两面性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针对这个问题,老师们各抒己见,讨论了很多好办法,以下是我的感悟。不少家长说:“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家后就另一样了。”这种现象表明,家园在教育上存在着不一致,孩子若在家和幼儿园表现不一致,就不能算成功。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更是让孩子有种“小王子”“小公主”的感觉。孩子之间经常会有一些小矛盾,一个孩子跟他的玩伴闹别扭,貌似那个孩子先打了他。而他的奶奶在不问清楚情况的条件下,就大声告诉他:“你傻吗?他打你,你还不还手!以后谁打你,你就往死里打!”如此教育,真是让人觉得悲哀。孩子的教育者除了老师,最初的就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单单靠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可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长或者爷爷奶奶太溺爱孩子,或者压根儿不理解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这让老师感到无奈。父母和老师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孩子。但是如上述情况,家长错误的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发展而言,百害无一利。首先,家长要步调一致。在我国,长辈们都溺爱孩子,常常会为孩子“护短”,加上家长之间教育方式往往不统一,就造成了对孩子教育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会给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坏习惯造成“防空洞”,使之有机可乘,因此,家庭中各成员要经常在一起商量有关对孩子的教育内容、要求和方式方法。此外,家长还应经常与老师联系。保持家庭教育的连续性、统一性。其次,教育孩子要“爱”与“严”相结合。儿童心理学指出:孩子非常需要别人的爱。但是无原则,过分的宠爱,只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散漫等毛病。严格要求也是爱的一种表现,俗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但是这种严格要求既要合情合理,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如急于求成,其结果不是把孩子变成唯唯诺诺的无能之辈,就是把孩子变成十足的两面派。共育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是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手段。
《克服幼儿两面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