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湖南省高三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鉴赏.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湖南省高三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鉴赏.docx我的高考我做主!高考试题库()-国门岸咅11鬲住円站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湖南省高考语文最新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鉴赏(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然后回答问题。(7分)生查子•独游西岸①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赛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1) 在诗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彖?(3分)(2) 简要分析“衩衩入清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0、(1)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的青山,(1分)髙洁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1分)是诗人想像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偏见,高洁、正直而乂纯洁,是作者被贬独游时的知音。(1分)(2)“夜夜”表非止一夜,“听读”写明月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1分)诗句表现诗人被贬独游的孤独、忧愤,(1分)对明月相伴的感谢之情(1分)以及和屈原一样的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1分)(湖南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完成题目。(7分)虞美人•寄公度舒亶①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曾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1) 词上阕点明了季节的句子是 ;“背飞双燕”一语,在词中的寓意是 o(2分)(2) 试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首词。(5分)10・⑴芙蓉落尽天涵水/朋友离别。(2分)⑵要点:上阕实写日暮独倚楼头所见苍凉的秋景;(2分)下阕虚拟岁暮朋友登楼远眺,遥赠我江南春梅的情景。(或,下阕从对方着笔,想象朋友登高望远,赠我江南春梅的情景)(2分)虚实结合的描写中,见秋水冬雪、花落燕飞,更见迟蓉怀人的深深情意、殷殷希冀。(1分)(衡阳市2012届高三12月六校联考)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10、【答案】从语言的角度:抓住“邀”、“纳”二字,分析炼字的精彩;如:“邀”字采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这一联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Z情,传达出作者的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写出心境的清闲;(分析第三联腔词的使用,可酌情给分)从写景的角度:①可分析写景Z时采用的手法一一动静结合、反衬;如:夏日的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的小燕雀,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作者选取远离官场的农村夏日景象,通过写燕雀、蝶、蛛网的动来衬托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使得乡村生活生意盎然,充满情趣;乡村整体的闹,恰恰表明了他们的祥和,表现出农村的“风日清”;而农村的“风日清”正反衬出官场的污浊难耐。因而,水到渠成的表达出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②也可从

湖南省高三语文试题汇编:古代诗歌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9-07-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