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型思维技巧训练
发散型思维又称辐射型思维,它的特点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新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并由此导致思路的转移和思想的跃进。这种思维的过程是:解决某一问题如有很多答案,即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维的方向像辐射一样向外发散,找出的答案越多越好。然后从诸多的答案中,寻找出最佳的一种,以便最有效的解决问题。如果用一个形象的图示来说明的话,这种思维就象自行车的轮子一样,许多辐条以车轴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流畅性是指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思维反应的灵敏、迅速、畅通无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变通性是指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能够随机应变,不受现有知识和常规定式的束缚,敢于提出新奇的构想。独特性是指发散思维的种类要新颖独特。能够从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念去认识事物,思维的结果具有新异、独到的特点。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运用发散思维方法的情况很多,下面是儿种主要的运用技巧。
第一节考虑所有因素
一、原理
这是一个引导注意力的工具,在认识和把握一个问题时,不只是考虑其中某几个要素,不只是考虑单方面的后果,不是只看到成功与否的个别条件,也不是在层面上的匆匆扫描对某一途径作指向性思考,而是要考虑“所有因素”。即尽可能周全地、具体地从各个方面考察和思考一个问题。这在制定总体方案时特别有用。
二、实例
1.“邓克尔实验”,邓克尔是德国心理学家,致力于解决问题的研究。他设计一些实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技巧和思路。其中最有名的实验是1935年做的关于用X--射线解决问题的实验。这个有名实验的课题是:假如一个人患有胃肿瘤,又不能施行外科切除手术,只能采取放射疗法。但射线一方面可以消除肿瘤,另一方面也会破坏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怎么办?
被试者中有人采用考虑所有因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很快接近了正确答案。邓克尔认为,该被试者的思考过程“特别富于典型思路”。被试者首先使用考虑所有因素的思维技巧,对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发散型的思维,寻找到若干个关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条件、结果),其中主要有:
(1)使射线通过食道;
(2)加入化学物质,使健康组织对射线无敏感性;
(3)通过手术把胃移至体外;
(4)当射线通过健康组织时,减弱射线强度,在射线达到肿瘤时,再完全接通射线;
(5)用一种无机的、不透过射线的东西来保护健康的胃壁;
(6)两者择一:或者射线应该通到里面,或者胃应该移至体外。可否改变目的位置?但怎么办?用压力?不行。
(7)可否往胃腔里加入一个小管?
(8)在达到一定部位之前,应使作用是中性的;强度应该是可变的;
(9)预先用弱强度的放射锻炼健康组织;
(10)我认为只有两种可能:或者保护健康组织,或者使射线无害?
(11)设法转移或扩散射线……把一束宽而弱的射线通过一个透镜导入胃部,使焦点对准肿瘤,这样肿瘤就处于射线强大作用之下。
在尽可能周全地列出解决方案及相关条件后,被试者就能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比较、选择,并找出最好的方案——通过透镜,将无数不同方向的弱射线聚焦在肿瘤上。这样既保护了健康组织,又消除了肿瘤。
2. 有人研究人的笑容,把各种笑列成目录:
衷心感到高兴的大笑。感动而压住声音的笑。
喜极而位的笑。逼人转怒为喜的笑。
皮笑肉不笑
发散型思维技巧训练(含横向思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