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红小学二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设计授课日期:授课班级:课题《游山西村》课时1门类诵读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教学重点、难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德育渗透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核心素养落实点热爱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优秀经典古诗文,并对诗文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准备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自读明意1、导入:(1)同学们你们平时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能说说“山”和“柳”开头的成语吗?(板书: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2)你们知道吗?这两个耳熟能详、千古流传的成语都出于同一首诗的吗?在这首诗中,有一座座连绵的山,有一条条交错的河,有密密层层的柳,有明艳的花,在这之间,几间农舍若隐若现。(师边描述边板画) (3)这么美的地方在哪里呢?(板书:山西村)(4)是谁发现的?(陆游)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这美丽的山西村。2、自读(1)知诗人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渭南词》等数十个文集传世。创作背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二、品读悟情(1)自由读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2)学生自由读诗,理解,交流。(3)进行简单汇报,及时评价。(4)指名读诗歌,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2、析读教师出示古诗字词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门:敲门。3、品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和大家一起交流。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赏读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鸡猪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
游山西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