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远古时代,人们忠于自己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情感是伴随着血缘亲属关系必然形成了。从夏王朝建立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家国一体的王朝史,这一时期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必修1中王位世袭制,“家天下”,分封制,宗法制以及中央集权制的初步形成;必修3中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因此,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内涵可以这样解读:首先,,,把爱家天下,爱国与对天的崇敬,对图腾崇敬相结合。第三,周王朝用宗法制实现以血缘为基础的以嫡长子为核心的整个宗族统治,用礼的形式来维护奴隶制统治。其中心内容是对统治者的"忠"或者对统治者的服从。第四,中国古代的爱国思想与家族制度密切相连,家天下的观念长期存在,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忠孝一体,,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各国笼络人才不分国界,,夏王朝是中华大地出现的第一个王朝形式的国家,,这一时期教材中的知识点有,必修1中从秦到清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必修二中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必修三中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宋明理学的内容与影响;,这一时期的爱国主义除了具有前一时期的特点外,,继续坚持天命论的思想,天命的思想,就是皇帝受天命而王,如教材中董仲舒的"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继续宣扬孔孟儒学,宣传"礼教""忠君""三纲五常"主张;二程的"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朱熹的"三纲五常即为天理","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时期的五伦说把把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扩充为社会伦理的原理和国家政治的原理,建构起身,家,国,天下四位一体的伦理系统,,,"中庸尚和"的精神也渗透于古代爱国主义思想,尤其表现在处理国与国,,文学,艺术,科学之成就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在历史上,中国文学如教材中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戏曲,科学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等在当时对激发爱国情感方面的作用并不大,,选修教材中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等内容还体现了这一时期爱国忠君思想内涵的另外两个方面,即中国古代当国家面临危亡时刻,国民表现出的忠君爱国思想与行为,为保卫国家而英勇献身的精神;为国献计献策治国功臣,能臣,,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代,,求民主的潮流;,爱国主义可以这样解读:爱国主义开始打破封建宗法礼教的束缚,清除其中的忠君,乃至愚忠思想的糟粕,并且输入新

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2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9-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