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在朗读中感受词文清丽自然的语言特色,体会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读读背背中感受语言清丽自然的特点。2、难点:理解词中“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蕴含的深邃内涵。教学用具:录音机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词人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晏殊善作小词,其词气象闲雅,并善于再词中表现自己的时间意识。即使相当多的人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大晏之词只是认为是富贵闲人酒余饭后无关痛痒的呻吟,但总的来说,大晏之词,有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2)创作背景:此词文是晏殊《珠玉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者一生历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但政绩平平。作品在歌酒风月、闲情逸致吟咏中,也常流露出官僚文人由精神空虚而产生的年华易逝、迟暮落寞的感伤。《浣溪沙》这首词写的就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虽然这是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的主题,但是,由于作者对此怀有独到的体会有新颖的构思有属对工巧的名句,所以这首词也因之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了。(3)先听录音,之后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6、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徘徊:来回走。二、领会词文意境1、反复朗读上片,说说上片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怀?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怀?明确:表面的不变:去年天气、旧亭台深层的变:夕阳西下几时回2、诗
浣溪沙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