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岩桩、端承桩、摩擦桩专业知识.docx嵌岩桩、端承桩、摩擦桩区别基桩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规定分类1按承载性状分类:1) 靡擦型桩:(广中江-泥岩、碳质页岩等软质岩中的桩均定为摩擦桩,母岩强度小于20MPa较软中风化(如泥质粉砂岩)中的桩也定为摩擦桩)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F,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2) 端承型桩:(广中江-母岩强度不小于20MPa较硬中风化岩(如变粉质砂岩、砾岩、花岗岩)中的桩定为嵌岩桩)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F,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2按成桩方法分类:1) 非挤土桩:干作业法钻(挖)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套管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2) 部分挤土桩:长螺旋压灌灌注桩、冲孔灌注桩、钻孔挤扩灌注桩、搅拌劲芯桩、预钻孔打入(静压)预制桩、打入(静压)式敞口钢管桩、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H型钢桩;3) 挤土桩:沉管灌注桩、沉管夯(挤)扩灌注桩、打入(静压)预制桩、闭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闭口钢管桩。3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1) 小直径桩:d250mm;2) 中等宜径桩:250nim<d<800nun;3) 大直径桩:d^SOOmnio桩基础根据其在土中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端承桩是穿过软弱土层而达到深层坚实土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桩尖阻力來承担;摩擦桩是完全设置在软弱土层一定深度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耍由桩尖阻力和桩身侧面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共同來承担。建筑基桩穿过覆盖层嵌入基岩中()称为嵌岩桩。由于基岩强度较高,压缩性极小,嵌岩桩能提供很高的承载力。同时嵌岩桩沉降也很小,建筑物沉降在施工过程中便可完成。山于嵌岩桩具有这些优点,因而在工程设计,尤其是高层建筑及大型构筑物中被广泛采用。在工程实践屮,有些设计者认为嵌岩桩均为端承桩,只具有端阻力,不考虑土层侧阻力。这种计算模式与许多工程实际不符。英实,对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桩的儿何尺寸及成桩工艺,嵌岩桩表现出不同的承载性状。对于桩端为基岩,桩周土层为不太弱的情况且长径比L/D>35的嵌岩桩,桩侧阻力是不容忽视的,这一点已为大量现场试验结果所证明。恢岩桩的承载性状由于嵌岩桩的荷载一沉降性状受多种因素影响,很难作出准确的预计。因而我们只能对嵌岩桩的承载性状进行基本分析。嵌岩桩的桩顶沉降主要由二部分组成:①桩身混凝土的弹性压缩;②桩底基岩的应变。这二种分量的相互关系受荷载传递机理的支配。施加在桩顶的荷载通过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传递给桩周的土体和桩底的基岩,(其中桩侧阻力包括桩周土体侧阻力和嵌岩段侧阻力)桩底基岩和桩周土体应变的相对人小,决定着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的发挥程度。各位移分量的大小取决于桩的几何形状、荷载大小、成桩工艺及桩底基岩桩周土体和桩身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对于恢入软质基岩,桩周为均匀硕土层门长径比L/D较大的恢岩桩。桩侧阻和端阻充分发挥所需的极限相对位移同桩周土体和桩底基岩的强度有关,强度越高所需的极限位移越小,强度越低则所需的极限位移越人。当桩底基岩较软,长径比较大时,桩顶荷载作用下,桩身位移相对较大,桩周土体强度较高吋,其发挥极限侧阻所
嵌岩桩、端承桩、摩擦桩专业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