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招生说明会时间:2013年12月17日(周二)中午12:50——1:50地点:艺术楼一楼学术厅宣讲人:香港大学招生组老师此说明会主要针对高三学生和家长,也欢迎高一高二年级有志向的学生到场参加!张隆溪教授简介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 张隆溪,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硕士,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美国加州大学,从1998年至今,任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他在2009年当选为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又在2013年当选为欧洲学院外籍院士。他从事中西比较研究,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1986);TheTaoandtheLogos:LiteraryHermeneutics,EastandWest(DukeUniversityPress,1992,中译《道与逻各斯》,四川人民,1998,江苏教育,2006);MightyOpposites:parativeStudyofChina(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98);《走出文化的封闭圈》(香港商务,2000;北京三联,2004);《中西文化研究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010);Allegoresis:ReadingCanonicalLiterature,EastandWest(CornellUniversityPress,2005);《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江苏教育,2006);UnexpectedAffinities:ReadingacrossCultures(UniversityofTorontoPress,2007);《五色韵母》(台北网路与书,2008);《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灵魂的史诗:失乐园》(台北网路与书,2010);《一毂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TheConceptofHumanityinanAgeofGlobalization(V&Runipress,2012);《从比较文学到世界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文学、历史、思想:中西比较研究》(香港三联,2012),parisontoWorldLiterature(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2014即出)等专着。最艰难的日子以书为伴 张隆溪,1947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他,从小学到高中,都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可是当他1966年中学毕业时,却刚好赶上“文革”开始,陡然间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1969年,从成都九中高中毕业的他与成千上万的“老三届”知识青年一样,插队到了四川凉山州德昌县茨达公社,在荒僻遥远的大山里,一呆就是3年。看似单纯却十分复杂的下乡生活,磨练了青年张隆溪的意志,也激发了他在逆境中求知的欲望。但那时的张隆溪并不孤单,与他一起插队的还有好几位中学同学,其中包括后来执导电影和电视剧的著名导演谢洪。那段知青的苦读生活对张隆溪影响至今,多年以后回想那些艰难的岁月时,他颇有感触地说,“在困苦中仍然有对知识的热烈追求,在贫乏中仍然有精神的慰藉,既有痛苦,也有欢笑,实在永远也不会忘记。”1972年春天,张隆溪遇到了返城的机会,但是以招工的名义。这已经让他足够兴奋,因为与偏僻的德昌相比,在省城成都,他可以有更多的阅读机会。在运输公司的岁月里,张隆溪结识了一位与他年龄相仿
香港大学说明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