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当前高新技术产业的突出代表,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为了加快推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实施“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四川省“7+3”产业规划》、《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行动计划》、《绵阳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市工业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0年~2015年。
一、现状分析
(一)现状特点
1、经济总量持续上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电子信息产业仍是全市第一支柱产业。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载体不断完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共129户,规模以上企业95户,, %。数字视听产业实力雄厚,规模制造能力强。电视机743万台,机顶盒1221万台,全国排名第一位。
表1 2001-2008年绵阳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
主要经济指标及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相应值比重
年份
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
销售收入
利税总额
亿元
比重(%)
亿元
比重(%)
亿元
比重(%)
亿元
2001
2002
2003
2004
-
2005
2006
2007
2008
注:,2008年数据为全市所有电子信息产业,2008年和2007年不可比。
,仅指绵阳本地;销售收入含外地。
图1 2001-2008年绵阳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
主要经济指标及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相应值比重图
2、产业基础稳固、科研实力雄厚。拥有长虹、九洲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在电视机、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军事电子产品、高性能电连接元件、高性能磁性材料等领域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3、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结构调整逐步推进,产业链正在从基础到高端双向延伸。长虹通过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实现了以电视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媒体、白电、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多元化产品结构的转变;二是实现了从制造组装向PDP屏制造、OLED和LCD显示领域、空调和冰箱压缩机等为代表的高科技高端关键部件研发与制造的转变;三是加强了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与电信、盛大等运营商合作,跻身内容提供商领域。九洲根据各个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巩固和扩大军工电子领域的基础上,对所属产业进行了重新定位,明确提出“短期夯实两个基础产业平台,中期把握三个机会产业延伸,长期打造两个目标产业领袖
绵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