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试共四种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题
填空题:(举例如:)(每空1分,共10分)
语用学源于哲学家对语言的探索。“语用学”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于1938年首先提出的。
2. 1977年,( 《语用学杂志》)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新兴学科”最终得到认可。
名词解释:( 每个4分,共20分)
语用学语境指示词语隐性施为句优选结构预示序列会话含义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分支系列预设触发语话轮话轮对
语用学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
寻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
和准则。
语境定义: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交际的言语环境。
这个定义指明:a我们研究的是运用自然语言进行的言语交际;
b言语交际有成效地进行(即说话人恰当地表达
话语意义和听话人准确地理解话语意义)必须依
赖言语环境。
因此我们认为,“语境”是指言语环境,而非语言环境。
指示系统:
人们典型的交际方式是面对面交谈,即由一人对一人或由一人对多人,通过说—听的方式进行交谈。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指示系统,一般地说,是以自我(说话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
隐性施为句: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实际上更经常使用一些不那么明确、不那么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实施某种行为。
优选结构:
相邻对中所有可能跟始发语配对的应答语并不具有同等地位,有一组优选结构在起作用,即各种可能的应答语中至少有一类是
“合意的”(即听话人的应答能满足说话人发话的期待),有一类是“不合意的”(即听话人的应答不是说话人所期待的) 。
合意的应答语是无标记的——在结构上以较简单的一轮话出现。
而不合意的应答语是有标记的——在结构上有各种复杂的形式。
预示序列:
说话人在以言行事之前用以探听虚实的一类话语。说话人使用这类话语的主要动机是考察有无向听话人实施某一言语行为的可能性,即说话人实施某一言语行为能否从听话人那里得到“期待的”反应。
会话含义:
话语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论”。
它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而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格赖斯把会话含义分为两类: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含义。
8、直接言语行为:
实施言语行为最简单的方式是说话人说出一句话,确切地表达出这句话的字面意义。这种情况下,字面意义和说话意图相吻合,也就是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可称作为直接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
人们是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实现说话的意图,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10、分支系列:
一种打断某话轮的系列,常由一个相邻对或者“疑问+澄清+结束语”单个话轮的组合形式充当,后者的作用在于提请说话者修正或者重复他正在说的话语。这种系列好比是节外生枝,所以称为分支系列。
11、预设触发语:
有些词,它直接联系的词语或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话语的预设,这
《语用学》复习提纲·补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