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要】农村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十几个年了,但纵观这十几年来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仍有一些遗憾。面对这些遗憾,如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掌握一定的技能,成了从事此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要花大力气研究的问题。【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现状对策农村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如今,电脑在农村也已经相当普及,但纵观这十几年来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仍有一些遗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学生容易对电脑产生陌生感、畏惧感,往往一个步骤操作不起来,就束手无策了。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不够,总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美术等课程一样,是可有可无的。而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不督促直接导致教师只备课不上课,致使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难以开展。二是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民的收入较低,即使部分家庭已经拥有自己的电脑,但仍因缺乏专业化的知识及家庭繁杂劳动的影响,使学生不敢动电脑。与电脑很少接触,学习起来就比较困惑。三是从大部分农村地区来看,考核机制的不完善,致使未能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正常的考试范畴,所以教师便不想教,学生不愿学,上课不专心听讲,上机练习没有目标,到头来一事无成。四是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够强,教学经验相对缺乏。即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均是兼职,并没有系统地接受信息技术专业化教育,虽有一定的教学知识和课堂实践经验,但在教学方法上习惯于原有的学科教学的惯性迁移,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关注不够。也正是由于非专业性,对于日常教学中出现的软件及硬件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同样影响着信息技术的正常教学。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如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堂掌握一定的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初步具备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能力,成了从事此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要花大力气研究的问题。这几年,我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一、利用好奇心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根据调查许多小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好奇而学的,作为计算机教师,更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乐学,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二、以游戏带练习,强化学生基本操作农村学生,课后接触到电脑的机会较少,所以大部分学生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是一遇到要求自主操作的内容,就觉得信息技术课艰深枯燥、繁琐难学。怎样才会让他们觉得不烦呢?怎样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里,掌握并强化电脑操作的基本技法呢?玩耍是儿童的天性,寓教于乐是最理想的教育方式。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功课特点,玩,恐怕是最合适的了。孩子们玩得高兴了,带给他们的欢乐就多,学到的知识技能也多,而他们感觉到的学习负担就少,继而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就强,期望就高,也就是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不用调动自然高涨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的组织管理必不可少,要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节奏,不能随意“放羊”。另外,无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对策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ciferios08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