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战略管理过程
(一)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在战略选择步骤中的具体影响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分析与内部环境分析。
(二)战略选择
1、可选择的战略类型
总体战略,包括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收缩战略。
业务单位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职能战略,包括市场营销战略、生产运营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信息战略等。
2、战略选择过程(约翰和施乐斯)
(1)制定战略选择方案。在制定战略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案越多越好。企业可以从对企业整体目标的保障、对中下层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企业各部门战略方案的协调等多个角度考虑,选择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和上下结合的方法来制定战略方案。
(2)评估战略备选方案。评估战略备选方案的三个标准:一是适宜性标准,即考虑选择的战略是否发挥了企业的优势,克服了企业的劣势,是否利用了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将外部威胁削弱到最低程度,是否有助于企业实现目标;二是可接受性标准,即考虑选择的战略能否被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接受;三是可行性标准,即考虑企业是否有相应的资源和能力来实施该战略。
(3)选择战略。如果由于用多个指标对多个战略方案的评价产生不一致的结果,最终的战略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根据企业目标选择战略,企业目标是企业使命的具体体现,因而,选择对实现企业目标最有利的战略方案;二是提交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对于中下层机构的战略方案,提交上级管理部门能够使最终选择方案更加符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三是聘请外部机构,聘请外部咨询专家进行战略选择工作,利用专家们广博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较客观的看法。
(4)制定战略政策和计划。制定有关研究与开发、资本需求和人力资源等部门的政策和计划。
(三)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就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为了将战略付诸实施,需制定一些关键的决策。
1、为使战略成功,企业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制定组织结构涉及如何分配企业内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决策权力,需要做出如下决定:(1)企业的管理层次数目是髙长型还是扁平型结构,(2)决策权利集中还是分散(3)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能否适应公司战略的定位。
2、人员和制度的管理颇为重要。人力资源关系到战略实施的成功与失败,而采取什么样的体制管理企业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3、公司政治扮演这重要角色。企业内部各种团体有其各自的目标和要求,而许多要求是相互冲突的,因而公司政治活动是企业的一部分,这些利益冲突会导致各种争斗和结盟,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4、战略实施涉及选择适当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战略实施离不开企业内各单位的集体行动和协调,企业必须确定采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各下属单位的效益,控制他们的行动。
5、要保证战略实施成功,必须要协调好企业战略、结构、文化和控制诸方面。不同的战略和环境对企业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要求要有不同的结构设置、文化价值观和控制体系。
二、战略变革
(一)渐进性变革与革命性变革的区别
1、渐进性变革。渐进性变革的提倡者把变革看作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组织在某一段时期内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应付面对的问题或达到组织的目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以这种渐变的方式对企业内在和外在的环境压力作出反应,从而逐渐使组织发生变革。
2、革命性变革。革命性变革的支持者认为,变革需要失败或危机来激发,只有当人们面临着现有组织无法客服的
困难时,他们才会去创造和接受新的解决方法。要解决危机,必须要先打破现有系统的惯性,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新的工作方式,所以要想变革在更大范围内被接受,出现或创造危机是必须的。
(二)战略变革的发展阶段:
1、连续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制定的战略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仅有一些小的修正。
2、渐进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战略发生缓慢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零打碎敲性的,也可能是系统性的。
3、不断改变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战略变化呈现无方向或无重心的特点。
4、全面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战略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发生革命性或转化性的变化。
(三)战略变革的动因
1、环境的变化:竞争者业务的变化,消费者消费目标和方式的变化,政策和法律的变化,社会行为和态度的变化,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等。
2、在技术和工作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如新技术的出现和关于工作安全的新法规的出现。
3、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变化:这是由于消费者需求、竞争者行为、新技术的出现等所导致。
4、管理及工作关系的变化:如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教育培训方式的改变等。
5、组织结构和规模的变化:包括设立新的部门,更多的授权或集权,计划方式的改变,管理信息的提供和控制的执行等。
注册会计师战略管理考试重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