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我的家乡寿县.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e to my hometown
寿县
地理位置
追溯历史
寿州风物
寿阳八景
美食
地理位置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会合肥市接壤,与国家能源城淮南市毗邻。
寿县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全国62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宋嘉定时期的古城墙是全国保存较好的古城墙。安丰塘(芍陂)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还有蔡侯墓、廉颇墓、楚王墓、淮南王刘安墓、宓子墓、报恩寺、清真寺、孙公祠、文庙、陈玉成囚室、状元府、淮王丹井等古建筑群,八蜡庙、斗鸡台、团城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初步形成了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寿州古城和安丰塘三大旅游景区。
追溯寿县历史
寿县古称寿春。殷商时是南方诸侯的封地。周代为州来国地。
公元前493年,楚昭王攻伐蔡国,蔡昭侯求吴翼护,把国都迁于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辖。
公元前241年,楚国迁都寿春,改名“郢”。
秦统一中国后,划江淮之间为九江郡,治所设寿春。
汉初封王,淮南王刘长建都寿春。公元前122年,淮南国废,复九江郡制。
东汉末年,袁术称帝,以寿春为都。
东晋末,为避孝武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
隋文帝废郡,改称“寿州”。唐时属淮南道。
宋时设寿春府,府城保存至今。金兵占领后,改属南京路。
元时属安丰路。
明属临濠府。
清时其所属虽有几次变更,但治所多设于此。
民国属泗道。1912年寿州改为寿县。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余秋雨与寿县
余秋雨的妻子黄梅戏家马兰是寿县人
2009年6月9日,与马兰到寿县的八公山公墓,祭拜马兰祖父、祖母的坟茔。
一家民营水泥厂把八公山的山体挖得满目疮痍。水泥厂周边很大范围内都是一片灰蒙蒙。
2009年6月17日于博客发表的文章《八公山下》。痛心我县因小失大,因眼前实利,对不起历史文化。
 张绪鹏2009年6月18日致信余秋雨表示还八公山以绿水青山。
余秋雨2009年6月29日回信:除保留那些文物外,更重要的是恢复自然生态,那些树林山体水流重新回到汉代哲人们看到过的模样。
北:靖淮门
南:通淝门
西:定湖门
东:宾阳门
寿春古城墙为全国七大古城墙中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宋代城墙、砖壁石基、周长7147米。城墙古朴雄伟、气势磅礴,如苍龙环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因此,历代对其城垣修筑颇为讲究,屡毁屡建,日益坚固。如清末状元孙家鼐所记:“城堞坚厚,楼橹峥嵘,恃水为险。”据光绪《寿州志》记载,今寿县城墙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明清时曾多次重修,迄今完好。属宋至清古建筑,历经900多年的沧桑后,如今亟待修复。
南门夜景
石刻门里人
寿州古城南门城瓮东墙
作行刺状的石人

我的家乡寿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