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55例眼肌麻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55例眼肌麻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观察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共55 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12-83岁,,动眼神经麻痹32例,外展神经麻痹8例,多颅神经麻痹8例。可将眼肌麻痹按神经解剖学定位神经源性、神经肌接头、肌源性等。结果诊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10例, 动脉瘤8例,重症肌无力5例,多颅神经炎2例,甲亢2例, 炎症2例, 颅内肿瘤 3例, 肌营养不良 1例,原因不明4例。上述病例经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性及重症肌无力发病率居前三位者预后相对良好。结论眼肌麻痹在神经内科为较常见的疾病。
【关键词】眼肌麻痹发病机制糖尿病动脉瘤
眼肌麻痹是神经科的常见症状,而以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在神经科也比较多见,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老年人眼肌麻痹55例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5例,男29例,女2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12-83岁,,有高血压病史38例,糖尿病史18例,病程5~21年(),14例合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卒中病史9例, 重症肌无力5例, 甲亢2例。
临床表现均以眼球活动障碍、复视、眼睑下垂等眼肌麻痹症状为主就诊,有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头晕、眼周疼痛、发热、视力减退、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四肢无力等。单眼受累48例,双眼受累7例;神经系统疾病36例,1例肌源性;动眼神经麻痹32例,外展神经麻痹8例,多颅神经麻痹8例,内侧纵束受累5例,滑车神经麻痹2例。单独外展神经受累的表现:患眼于内收位,向外直肌作用运动方向受限,复视像检查;水平复像距离加大;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外下斜、向内、上、下运动受限,瞳孔散大约5mm,对光反射迟钝。
辅助检查(1)头部CT、MRI是最主要的诊断手段,可以发现脑血管病、肿瘤、脑动脉硬化、动脉瘤等病变;(2)MRA、DSA可以发现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等;(3)血液生化检查等可以发现糖尿病甲亢等疾病;(4)重症肌无力需要进行新斯的明试验及胸部X线或CT检查。(5)腰穿脑脊液检查。
治疗经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治疗。(1)经化验血糖确诊为糖尿病后,积极控制血糖,同时给予维生素B1 100mg,B12 ,肌注,1次/d,强的松15mg,口服,1次/d,同时口服血管扩张剂,伴有眼球疼痛者适当给予镇痛剂。(2)诊断为脑干(腔隙性)梗死给予改善循环,抗自由基治疗。(3)诊断为动脉瘤者及早行介入动脉瘤填塞或手术治疗。(4)重症肌无力者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危象的发生。(5)颅内感染应用抗炎,抗病毒,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治疗。(6)颅内肿瘤有条件的话及时手术治疗。
病因分析结果(1)脑干梗死19例,其中单侧动眼神经26例,为眼外肌不全麻痹,单侧外展神经8例,内侧纵束4例,表现为“一个半综合征”;(2)高血压动脉硬化7例,其中单侧动眼神经5例,为眼外肌

55例眼肌麻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