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分析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胃粘膜特点。方法 130例研究对象共分为3组:A组47例,为乙肝肝硬化;B组42例,为酒精性肝硬化;C组41例,为脂肪性肝硬化。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后3天内行电子胃镜检查,观察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及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的检出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3组患者PHG、AGML检出例数分别为36例(%)、14例(%),30例(%)、35例(%),32例(%)、13例(%);3组患者其PHG检出例数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但无论A组或是C组其AGML检出例数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易合并PHG及AGML,PHG及AGML可能与慢性肝病基础有关,但酒精性肝硬化以AGML病变为多见,其余两种均以PHG为多见。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胃粘膜
肝硬化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肝内假小叶形成为病理基础的病变,失代偿期患者门静脉压力升高,患者易合并胃粘膜的损害,常见的损害包括急性胃粘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AGML)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为明确不同病因门脉高压症患者所致胃粘膜损害的特点,2004年以来,我们对可以耐受胃镜检查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04年5月~
2007年10月期间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肝胆内科住院患者130例,包括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全国第10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方案的诊断标准[1]。且患者符合以下条件:年龄20~60岁,入院前1周内无饮酒史或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物史,可以耐受胃镜检查,并排除不明原因的肝硬化患者。
分组根据不同病因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47例,为乙肝肝硬化,其中男35例,女12例,±;B组42例,为酒精性肝硬化,男34例,女8例,±;C组41例,为脂肪性肝硬化,其中男12例,女29例,±。
胃镜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3天内在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内镜中心进行常规胃镜检查,所用仪器为日本Olympus-240型电子内镜,由内镜中心专业医师观察结果并作出最终的内镜诊断。
评判标准
①PHG镜下诊断标准:粘膜出现淡红色细斑点或猩红热样疹,粘膜皱襞表面呈条索状发红或粘膜呈mosaic样改变[2],并同时具有门静脉高压。用B超诊断是否具有门静脉高压。B超表现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脾脏厚度男性4cm,。②AGML镜下诊断标准:粘膜潮红,肿胀,充血,片状糜烂,点片状出血或表浅不规则溃疡。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A组36例(76
1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