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活中的正负数》教学案例与反思讲义教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活中的正负数》教学案例与反思讲义教材.doc生活中的正负数案例反思:符号化思想在建构性学习中的渗透教学片段(生活中的正负数): 师:请同学们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地在表格中表示出来,要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师叙述、生记录: ①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②学校这学期四年级共转来32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1名同学。③小朋友的妈妈做生意,在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教师将学生的记录情况进行归类,然后用投影展示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只有数字,没有符号。第二种:用文字表示(其中还有错别字。) 第三种:数字前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第四种:数字前用左右箭头表示。第五种:数字前用√、×表示。第六种:数字前用+、-表示。师:大家觉得这些方法怎么样?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汇报交流。生:我觉得第一种方法没有表示出足球比赛的胜负。生:第二种方法记得太慢,还出现了错别字。生:后面四种方法都把相反的意思表示出来了。师:后面四种方法是用什么表示相反意思的? 生:数字前都加了标记。师:这些标记都是一种符号。那这四种标记中你觉得哪一种最好呢? 生:用笑脸、哭脸图看着直观,但画起来比较麻烦。师:你的意思是表示的标记要简洁一点,是吗? 生:是的,后面三种符号都比较简洁,写起来很快。师:在后面三种表示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箭头,因为箭头方向明确,就像公共卫生间里写着一个“男”字加一个箭头,我们就知道朝哪边走了。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喜欢“√”和“×”,因为作业做对了就打√,做错了就打×,它们相反的意思很明确,而且我们天天都要改作业,非常熟悉。生:“+”和“-”相反的意思很明确,也是我们天天能见面的,它还是数学书上的。师:大家都有各自喜欢的表示方式,哪一种最能让大家一眼就看明白呢? 生:我觉得这三种表示方式都可以,只要自己心里明白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就行了。师:你的符号你明白,我的符号我明白,但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怎样才能让大家看了都明白呢? 生:只有用统一的符号,才能让大家看了都能明白。师:从统一符号的要求去看,你认为哪一种表示方式最好? 生:我认为第六种最好,因为用“+”和“-”不但能表示出相反的意思,还能清楚地知道:用“+”表示增加,用“-”表示减少,谁都能看明白。师:你想的和数学家表达的一样,这种表达方式很简单,符号统一,一看就明白,所以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数学符号。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板书:正数)“+3”怎么读? 生:读加三。师导读:应读作正三。师:像下面的数呢?(板书:负数)“-2”怎么读? 生:负二。教师介绍正负号,然后让学生用正负号写出上面表格中的6个数,并读出这些数。师:这里的加号、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解读剖析: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主动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建构起自己的理解和知识的意义。因此,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是在外部信息与原有知识框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生”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动态地、真实地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并顺着学生的思路有针对性地灵活施教,摒弃教师僵硬死板的灌输和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从

《生活中的正负数》教学案例与反思讲义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坚持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