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 C-反应蛋白;缺血性脑血管病;机制
C-反应蛋白(CRP)是机体感染、创伤所致组织损伤时产生的急性时相蛋白的一种。多数学者[1]认为其在缺血事件的发生、发展中,可作为独立的评价指标。本文就近年来有关CR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CRP的理化特性与功能
CRP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的时相蛋白[2],于1930年由Tillett和Francis等首先发现[3],CRP是一环状均质性分子,由5个结构相同的糖基化多肽亚单位非共价连接而成,相对分子量为118000~144000[4]。CRP主要由肝细胞在IL-6(白细胞介素-6)、IL-Iβ(白细胞介素-Iβ)刺激下合成[5],CRP具有与IgG和补体相似的调理及凝集作用,可刺激单核细胞表面的组织因子表达及其他细胞因子表达,在急性炎症反应如感染、创伤、手术时可升高数百倍至数千倍,升幅与组织损伤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作为有免疫防御特性的钙结合蛋白-CRP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在Ca2+存在下与磷酸胆碱、细蛋白等结合。
2 CR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的基本病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CRP作为血管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之一,其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与预后直接相关。
国内外前瞻性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时炎症的标志物以CRP为代表水平明显升高,DI Napdi等[1]发现一组缺血性卒中病例CRP水平升高者更易出现死亡或新发血管事件(包括TIA、卒中复发、不稳定型心绞病和急性心肌梗死),此外研究发现[6~8]CRP水平增高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CRP水平随着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增高的趋势,CRP水平高低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预后直接相关。病情重、病灶面积大的脑梗死患者CRP水平较病情轻、病灶面积小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增高,急性脑梗死患者CRP水平升高越明显,病情越重,并发症越多、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明显升高,于7天达高峰,随后血清测试逐渐降低,14天CRP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CRP持续升高的脑梗死患者预后极差,因此,CRP水平也是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炎性反应程度及梗死灶是否稳定的指标,故在治疗过程中,CRP浓度变化对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3 CRP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
在脑梗死的病因中最重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然而,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常累及无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基础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既有炎症坏死又有修复增生的动脉码调制内膜灶性增厚性病变,可使血管管腔变窄,甚至血栓形成而完全闭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RP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明显相关,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血清CRP增高影响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Porzew SK[10]证实,CRP为补体激活途径激动剂,可与脂蛋白结合,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