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感染
ICU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抢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死亡率高,使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及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根据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我们在护理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对策,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1 相关感染因素
环境因素 ICU是感染的高发区,感染发生的危险比普通病房高5~10倍[2]。这与ICU收治患者病种复杂、病情危重有关。由于重症病人(包括有严重感染或细菌移植较多者),侵入性操作多,人员流动多以及空间相对狭小等,ICU医护人员与病人口咽腔中革兰阴性菌的移植率比较高,其百分比随着治疗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以ICU病人为最高,达80%左右,另外是交叉感染的危险性较大,由于一名护士要护理1~3名危重病人,这使交叉感染的发生成为可能。
病人的易感性 ICU内,可有很多影响患者免疫力下降的因素,使其易受感染,例如:老年患者、各种基础疾病、自然局部机械防御机制破坏。
先进的医疗仪器消毒不彻底 ICU都备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有些仪器是由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这给消毒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无法进行彻底消毒,它们长期在ICU使用,以致灰尘粒子和细菌聚集在其表面和内部,难以擦洗和消毒,从而增加了ICU内的感染源和感染机会,特别是对机械通气各部件。
耐药菌株的增加耐药菌株使很多常用抗生素失去预防感染的作用。在医院内外,特别是在ICU内,在
“病重多用药”的思想下,常常滥用抗生素,结果造成耐药菌株增多,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改变了机体的生态环境。
2 护理对策
严格隔离制度严格掌握ICU病人的分房标准,防止交叉感染,有潜在感染病例如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最好住单间。如果病情允许,可采用无创通气进行治疗,避免了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从根本上预防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加强呼吸道管理针对呼吸道的感染因素,应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流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坠入造成肺炎。对机械通气病人提倡半卧位姿势,以利呼吸,防止胃液反流。定时翻身叩背,尽可能促进痰液的排出。吸痰严格无菌操作,一次一管,密闭式吸痰管的应用很大程度减少或杜绝了交叉感染。
洗手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的传播途径,而洗手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最简便且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每一位护士都应充分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在各项操作前后、在接触一个患者前后均要洗手,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用流动的清水或洗手液进行洗手。
装备和机械的处理由于机械通气中维持着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革兰阴性杆菌的生存和繁殖,特别是绿脓杆菌和克雷杆菌,
ICU内的机械通气应定时更换通气机的细菌滤过器(包括吸入和呼出端),一般24h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每3天更换1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及时清除管道内的冷凝水。模肺和简易呼吸器均应清洁后环氧乙烷熏蒸后一次性包装,一人一用,用后消毒。要保证模肺和简易呼吸器的数量充足,最少每台呼吸机配备一套。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2903900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