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摘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徐英芙,杨林红,薛海兰,孙俊梅,刘冬梅,董沿宏
【摘要】目的观察单纯的白内障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单纯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16例20眼)术前和术后常规做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眼压计检查,前房深度检查及前房角镜检查,随访1~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前眼压(16~36mmHg,)与术后眼压(19~20mmHg,)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前前房深度(±)mm,与术后平均前房深度(±)mm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所有病例前房角均重新开放或部分开放增宽。结论单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加人工晶体植入可有效地治疗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
【关键词】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人工晶体
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治疗是眼科领域的难题之一,因为任何抗青光眼手术都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而白内障的发展会诱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无论采取单纯滤过性手术或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都有明显缺点[1],常见的并发症有滤过泡闭锁、变薄、破损、浅前房、前房积血等。笔者观察了2008—2009年期间,本科采用白内障摘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16例(20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6例(20眼)均为2005—2007年本科住院患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例(9眼),缓解期2例(2眼),慢性期3例(3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例(6眼)。男5例(6眼),女11例(14眼);年龄36~75岁,平均53岁。视力:光感~;前房深度:(±)mm;术前眼压:16~36mmHg,;房角关闭1/4圆周5眼,1/4~1/2圆周6眼,3/4圆周3眼,≥3/4圆周6眼。
检查术前常规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眼压计检查、前房深度的测量、前房角镜检查。
术前准备术前常规给予抗青光眼药物控制眼压,其中3例(3眼),急性发作期,术前1天进行穿刺减压。
手术方法术前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布比卡因球后麻醉,上方做以穹隆部为基底结膜瓣,电凝止血,~,深度为1/2巩膜厚度,隧道刀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mm处,,前房内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游离晶状体核,晶状体核前后注入粘弹剂,扩大内切口,用晶体圈匙娩出晶体核,注吸出晶体皮质,前房内及囊袋内注入粘弹剂,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吸出粘弹剂,卡米可林缩瞳,吸出前房内残留粘弹剂,检查切口水密闭合,回复结膜瓣,热灼粘合结膜瓣,,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
2 结果
眼压术前应用降眼压药后眼压16~36mmHg,,术后随访期内眼压9~20mmHg,,差异有显著性。
前房深度术
白内障摘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