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测量技术交底,施工放样技术.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测量技术交底,施工放样技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线下工程测量,它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资料,熟悉图纸,制定施测方案,编制技术措施。2、对原有控制网复核测量。3、标定本标段域内的线路走向,中线桩测定。4、施工临时用地的标定。5、标定线路两侧征地红线,包括进入线路区域内的施工便道。6、居民住宅区域的征迁边线。7、配合有关人员进行地表物的清点登记工作。8、施工控制网CPⅡ加密。9、对线路路基区段原始地貌测绘。10、主体工程建筑物施工测量。11、路基、隧道、墩台的沉降变形与桥梁的徐变观测。12、底座版与轨道版的施工测量。综合上述,测量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后有十二项测量工作要做,当然,上述各项工作不是同步进行,也不可能一下全部展开,他贯穿于整个施工期间的过程中。上述列出顺序基本概括了施工测量的过程顺序。往往由于施工期的紧迫,当施工单位一旦中标进场后,会要求测量人员随即开展相关工作,不可能在等控制网复核测量,加密网建立完成后,再开始施工。这就要求测量工作人员的组织者,要有组织才能和统筹兼顾的思维与工作方法,不能顾此失彼。对原有控制网的复测是必须的,控制网CPⅡ的加密也是不可缺少的,应对非主体工程施工放样也是需要的。上述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测量任务,排列顺序仅是一个大概,不是绝对的,有些工作是相互穿插进行的,这里仅概略的提出以供参考。下面分步讨论: 一、收集资料:1、进场后首先要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联系,索取本标段域内的控制网资料,包括对控制点的现场核对,资料与实地控制点是否一一对应。2、仔细阅读图纸,特别是本标路段总平面布置图。根据图纸整理线路线性设计元数,查阅并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以能够满足线路中桩定线需要为原则,需要计算时当计算之(一般情况下线路中桩坐标设计会给出的)。3、实地踏勘,了解本标路段地理现状,根据图纸设计的线路工程结构、分布状况、控制网技术资料,制定本标段施测方案,方案中应包括人员配备,资质结构,人员数量,仪器选型,配套设备,材料计划。4、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编制施工测量技术措施,措施中应明确依照的技术标准和有关规范以及使用仪器型号、规格,质量保证措施,各项技术指标,计算软件,仪器合格证件。二、对原有控制网的复核测量:测量工作人员在经过对控制网资料包括实地一一核对,确认无误后,要对本标段域内的控制网点包括高程控制网点进行复核测量,复核测量精度应不低于原控制网标准。复核测量采用什么方法,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力制宜。三、标定本标段域内的线路走向,中线桩测定:中线桩的测定工作在工程开工初期尤其重要,线路走向不能标定,征地红线,房屋拆迁范围等一切工作将无所适从。线路中线的测定是为施工人员指定了线路方向及位置,便于他们布设场地,施工措施的决策,给征拆人员提供拆迁范围依据。四、控制网CPⅡ加密:1、我们已经知道设计布置的线路首级控制网CPⅠ,CPⅡ点间距最短在800~1000米,控制点密度显然不能满足施工放样需要,特别是在桥涵路段,需要在CPⅠ~CPⅡ,CPⅡ~CPⅡ点之间进行加密布点。控制网加密,宜采用导线的形式沿线路的一侧或两侧布设,导线等级应不低于四等。加密点距线路中线距离应控制在50~100m为宜。近了受施工干扰,容易被破坏掉,远了对放样不便。 2、高程控制网加密:高程控制网点(以下简称工作基点)宜与平面控制网点共用,工作基点的布设间距不大于100m为宜。距线路中线控制在50~80m,在确保工作基点能够稳定的情况下,距线路越近越好。便于建筑物施工标高测定,减少迁站误差的影响。工作基点埋设深度应在冻土层以下30cm,在冻土层较浅的地区其埋设深度不应小于1m。由于工作基点不但肩负着路堑,路堤,桥梁在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数据的起源,在工程竣工后仍担负着此项工作的重任。故埋设要力求最大稳定性。线下测量工作流程桥梁控制次级加密导线的建立、复测桩位放样承台基坑标高验收、承台模板放样承台模板检查、承台顶面标高放样承台检查验收,墩台身放样墩台身模板检查墩台身检查验收,支承垫石放样支座中心线放样,检查垫石标高、预留孔位置桥墩、梁面中心线放样、设置沉降观测点梁体架设、施工和梁面检查验收五、桩基施工1)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中心点坐标,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GPSRTK准确测量出桩位中心点,桩橛截面尺寸不小于3cm×3cm,在桩面钉铁钉做为标志点。2)每个中心桩位纵、横轴线方向必须设置4个护桩,便于桩基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校。3)每次桩位放样不得少于4个桩位,桩位放样后及时检查各桩位间距离及对角线距离,见图2;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桩基放样允许偏差20mm。 图2桩位放样示意图4)桩基础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或GPSRTK检查桩位偏差,水准仪测量高程,检查方法见表1。表1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

测量技术交底,施工放样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yzhluyin
  • 文件大小13.74 MB
  • 时间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