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江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江阴市国土资源局二○○七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 3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和目标 9第四章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 12第五章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和实施安排 16第六章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0第七章附则 22附件: (2007-2020年)编制说明第一章总则一、目的《江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7—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2]66号)文件精神,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资源,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本规划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崩塌、滑坡、岩溶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二、依据(一)《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2]66号)、《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江苏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二)《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江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及其它相关行业规划;(三)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四)江阴市地质灾害勘查与区划成果。三、适用范围本规划的适用范围包括江阴市辖区,。四、规划期限和基准年本规划以2006年为规划基期,规划期2007—2020年,规划近期2007—2010年,规划远期2011—2020年。第二章地质灾害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一、地质灾害现状江阴市现状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有地面沉降、地裂缝、滑坡、崩塌,局部地段还具备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一)地面沉降因地下水长期超量开采,江阴市平原区已形成了江阴南部及西北部两个地面沉降漏斗,至2006年底,,。地下水禁采后,地面沉降态势趋缓,地面沉降速率已由九十年代的80-100mm/a降至10-30mm/a。地面沉降导致地面标高不断降低,逐步削弱了天然抵御洪水的能力,还形成了系列地面沉降次生灾害,如地表水系紊乱、地面湿化、农田渍害加重、桥梁净空减小、污染加重、各类基础设施受损等,经济损失严重。(二)地裂缝地裂缝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下,差异地面沉降导致的地表破裂形式。截止2006年底,江阴市共调查发现地裂缝灾害点4处,分别为长泾镇中心区地裂缝、长泾镇河塘社区地裂缝、祝塘镇河湘村地裂缝及夏港西小庄地裂缝。地裂缝呈NE向展布,延伸长度一般300-600m,影响宽度20-60m。区内已发现的地裂缝,大都通过镇、村建筑群,地裂缝经过的地方,建筑物都受到严重破坏,导致大量民房、学校、厂房被损,甚至迫使一些城镇布局重新规划。(三)滑坡、崩塌由于不适当的切坡,造成斜坡失稳,在震动、降雨等诱发因素作用下,导致江阴市滑坡、崩塌灾害时有发生。据调查,江阴市已发生滑坡16处,存在潜在崩塌51处(附表1,附图2),其中,12处崩塌、4处滑坡分别为隐患点。滑坡、崩塌规模以小型为主,只有2处为中型,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和残丘地带。滑坡、崩塌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直接构成威胁。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地质灾害的孕育、发展、成灾一方面受自然地质环境条件的控制,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气候变化趋势、人类活动方式和强度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等。在规划期内,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发生明显变化的可能性极小,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将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和方式的变化,地质灾害特别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增多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深层地下水禁采后,因深层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发展趋势逐渐减缓;但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的开发,所引发的工程型地面沉降等城市地质灾害将有所增多;(二)浅层地下水的过度无序开采已经导致局部范围差异地面沉降,并发展成为地裂缝。开发浅层地下水资源必须在允许开采范围内、科学合理、适度有计划地开采利用,否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局部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三)在应急开采地下水资源的情况下,亦需地面沉降甚至地裂缝灾害的发生亦不可避免;(四)规划区已发生的滑坡、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有可能成灾;(五)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等人为地质灾害有增加的趋势。(六)虽然境内尚未发现岩

江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rry201208
  • 文件大小70 KB
  • 时间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