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颓废主义进入中国以后,批评界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五四时期开始到文革前,颓废的研究受制于社会学批评的强大影响,将颓废作为一种负面的文学现象看待。第二个阶段从新时期开始,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取得了新的成果,主要是超越社会学批评,开始从审美的视角看颓废主义,揭示了颓废主义的美学特征。但对“颓废”色彩的研究并没有取得更大的突破,特别是对茅盾创作中的颓废色彩鲜有系统地进行研究。本文以茅盾创作中的《蚀》三部曲、《虹》《子夜》三部小说为研究中心,试将“颓废”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现象加以美学的思考与分析,尝试并挖掘颓废的艺术特征与精神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颓废的源流及其特质。其主要内容是介绍颓废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在西文的发源及其到中国之后的流变和研究情况。第二章论述的是茅盾作品中的颓废色彩的具体表现。主要是从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在及作者在叙事时所采用的欲望视角上的表现三个方面来分析。在人物描写上,主要分析了三类人物的颓废表现,一是时代新女性,二是时代男青年,三是其他人物,其中又以时代新女性色彩的实质,欲挖掘的是茅盾笔下人物颓废的精神内涵。第三章论述的是茅盾的颓废价值观。作为一个对西文的颓废文内涵。为分析的重点。此外,在第二章的第四节,叙述的是茅盾作品中颓废
艺有着持久兴趣的左翼评论家,他以‘‘为人生’’的观念对颓废的精神内涵进行了解剖扬弃,并重新划定了其意义边界,从而构建出左翼的颓废观念样本。关键词:茅盾;颓废;精神内涵;颓废价值观
.琣、’,甌””,..瑆琲
.,琣篗,,痵甀,瑃甀,.瓵“瓾.’.籨;籨瑃
引论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作为一个文化巨人,文学史界对他的研究成果非常的丰富。无论是对他创作中的书写模写,还是作品中艺术特色的具体表现,人物形象分析,及他的作品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都已经被研究者们做过许多深入和深刻的分析。但对茅盾作品中的颓废色彩却鲜有人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再加上近时期以来,对茅盾的评价主要偏向政治,人们对茅盾的研究过于偏向研究其革命现实主义、阶级意识等,而相对忽视发掘其作为‘文化巨人’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如陈思和教授对茅盾的评价一样:“茅盾的小说有很多精彩的、有个性的地方,以往都被我们忽视了,结果对茅盾的阐释就变成了一种干巴巴的、惹人厌倦的政治教条。本来是不应该去阐释、夸大的地方,被无限夸大了,而许多具有个性魅力的艺术因素却被忽略。”④本论文尝试以《蚀》、《虹》和《子夜》三部小说为例,从他作品中所表现的颓废色彩入手,深入作者的艺术世界,探究其思想灵魂的最深处对人性的深切关怀,尝试挖掘茅盾笔下人物颓废的精神内涵。“颓废”作为一个外来词汇,刚刚传来中国时,对它的评价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是有很大的分歧的。以鲁迅、瞿秋白、周扬为代表的中国的社会历史批评,主要是将颓废主义作为落后的、反面的文学现象看待的。年代中期以后,鲁迅谴责了颓废主义:“其一是颓废者,因为自己没有一定的理想和无力,便流落而求刹那的享乐:一定的享乐,又使他发生厌倦,则时时寻求新刺戟,而这刺戟又须利害,这才感到畅快。革命便也是那颓废者的新刺戟之一⋯⋯”①瞿秋自在分析中国的“写实文学”时,认为颓废派文学宣扬的是“虚伪ⅰ拔藜壑怠保暗赖拢缁幔炊革命,学问⋯⋯都是些骗人的东西松腔疑ǖ摹U庋匀弧季妇人’的颓废主义,就很足以动人的了。酒,女人:女人,酒②周扬十分推崇高尔基对颓废思想的批判。高尔基认为:“浪漫主义是常常和颓废的反社会的气氛,逃避现实,宗教的神秘的见解等相关联的。当时流行的颓废派和象征派便是拿浪漫谛克的覆被,来遮掩现实的矛盾,而把自己的眼光向着高邈的天空,神秘的幻境。垡6灾之前的中国文学理论界简单地将颓废视作一种浪漫主义的末流,或者只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没有关注与分析颓废主义的艺术特征等诸多本身问题,主要眼光是在讨论颓废主义所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上,缺乏必要的美学层面的分析。这无疑限制了人们研究颓废主义的深度与广度。年以后,尤其是年代以来,这一状况才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中的“颓废”》④泄Ы缫蚕破鹆送欠涎芯康娜瘸薄Wㄌ饴新时期以来,自从海外汉学家李欧梵发表了《漫谈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①【:人民文学出版社,.第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页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页④【浚本喝J榈辏—
代~重读茅盾三部曲》,陈建华的《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颓废叙事——重读茅盾的部曲》,《颓废的上海租界与现代文美一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张器友等《世
论茅盾文学创作中的颓废色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