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摘要:“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都是读书的作用。阅读是人们获取间接经验和知识的学习活动,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因此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从实用的角度来讲,读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一、培养阅读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阅读当中,让学生喜欢读书是做好阅读指导的第一步。但是我们的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游戏和玩耍,即使有读书的,往往也是玄幻、网游、武侠和言情类的书籍,没有几个喜欢读有意义的作品。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把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推荐理由制成专版放到学校宣传栏中,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所在的学校就是这样做的,效果较好。
,只有老师自己热爱阅读,才能让学生跟着学习,所谓,身教胜过言传,只是口头要求学生读书效果往往不好。和学生共读一本书,并且与学生一起交流阅读体会,在阅读课上和学生一起阅读,平常自习维持秩序时也带本书籍阅读,把自己的藏书与学生分享都是不错的方法。
,让学生每人捐一本书,按照每人带两个班级,每班50人算,就会有100本书。捐一本书可以拥有百本书读,学生的热情会比较高涨。设立专门的图书管理员,管理图书。制定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以保护好图书。
,借此激发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例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特点,了解神机妙算对战争的作用,以及诸葛亮的智慧等等,诸葛亮舌战群儒为什么能成功,导致赤壁之战最终结果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会使学生对作品有一种向往。
,交流阅读的书目和心得体会,交流积累的优美的章节段落和读后感,也是不错的方法。
。有一些作品内涵较深,比较抽象,对这样的作品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根据作品改编的影片,让学生看完影片再去阅读作品。这样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演,更容易了解作品的内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和学生家长联系让家长配合就格外重要,有些家长缺乏认识,以为教材以外的书籍都是无用的,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要让家长消除这种认识。同时让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每天读什么书,读多长时间(一般不要低于半小时)。
二、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关于读书的方法,以前就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读书要取得一定的成效,阅读方法尤为关键。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以课内带课外,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具体的方法一般说来,有精读、略读、浏览和速读等几种方法。
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精读法,要求“循文入义”就是要求学生做到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表达方式、总体布局、熟悉文学作品的大意,记忆其中重要的部分,同时还要学生抓住中心,仔细揣摩其中的精彩段落。精读时要勾、圈、点、画,用赏析的眼光去读,写下心得体会和读后感,积累优美的字、词、句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