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基因表达影响研究可行性探讨
【关键词】基因芯片类风湿关节炎复方丹参注射液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滑膜和软骨的不同细胞及从循环血液中浸润细胞的基因产物导致的。RA属于多基因疾病,其遗传率约达30%~50%。对RA的治疗主要从调控基因的功能着手,而不是以改变与纠正基因的结构为主要手段,这非常符合中医重视整体治疗、侧重功能调节、纠正阴阳平衡失调的治疗观。本病属“痹证”范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络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环节,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复方丹参注射液由丹参和降香1∶1组成,丹参活血化瘀,降香行气散瘀、消肿止痛,二药协同,可行气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改善关节炎症。
1 关于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Gene chip)技术是指通过微阵列技术将高密度DNA片段阵列通过高速机器人或原位合成方式以一定的顺序或排列方式使其附着在如玻璃片等固相表面,以荧光标记的DNA探针,借助碱基互补杂交原理,进行大量的基因表达及监测等方面研究的最新革命性技术。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首先可了解正常组织和疾病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并与病理生理相联系,因为基因表达的增加或降低可能是病理生理学的原因或结果,治疗药物可以将引起疾病的多个基因产物作为靶标,使表达异常的基因产物减轻或消失。目前,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已基本明晰,但对这些过程是怎样得到调控尚不是很清楚。通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深入探讨诸如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中药复方对基因在转录后水平上的表达调控,有可能阐明一些基因新的调控机理及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
2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与RA生物学通路有关的基因表达
在临床疾病研究中,传统的高通量基因表达谱芯片耗费大,得到的数据繁多,由许多与研究对象无关的基因所提供的数据会对分析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基因产生干扰,提供不合逻辑的或无益的信息[1-2]。大多数研究人员更愿意研究一些功能相关的基因或基因家族基因的表达变化,而不是整个基因组的基因。因此,具有对生物学通路高针对性的低通量功能分类基因芯片成为后基因组时代更系统有效的分析工具。
当前,RA治疗研究直接针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这些细胞因子在RA发病中的重要性。Taberner M等[3]用TNF-α和IL-1β刺激培养的RA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用Affymetrix U95A基因芯片(代表12600全长人类基因)来决定基因转录物水平。研究发现了大量有差异的调节基因(TNF-%和IL-%),并证实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大部分是TNF-
α和IL-1β调节基因,都是与RA和其它炎性疾病相关的潜在的候选基因。Sugiyama T等[4]使用了10035cDNA克隆制备代表性基因的微阵列,滑膜细胞表达的大量纤维结合蛋白和胶原mRNA微阵列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揭示了26个基因,包括6个新基因,在TNF-α刺激的反应中其基因表达显著改变。这些发现揭示了由TNF-α刺激的滑膜细胞反应形成了RA发病机制各方面的发展基础。IL-1是参与RA发病机制的关键性调节者之一,已知它可以在各种情况下影响基因表达的水平。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类风湿关节炎基因表达影响研究可行性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