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说课稿-张帅.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说课稿-张帅《吨的认识》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吨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2、教学分析本课教学前,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的孕伏。在确定教学目标前,我先做了课前小调查:1、“除了‘千克’和‘克’你还知道哪些质量单位?”2、“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质量用这个单位(吨)来表示?”3、这个单位(吨)“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的认知只停留在“吨”这个单位名称上,对于实际意义和应用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我认为只按照教材来教学是不够的,(去掉)学生很难建立“吨”的概念。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充分体验1吨有多重,从而推理出吨和千克之间的数量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推理去理解吨的实际意义。(让学生亲身体验吨的实际意义,推导出吨和千克之间的进)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通过体验1吨有多重,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体验、运算、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计重量和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数感。(3)情感目标: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信心,并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感受数学知识既来源于生活又服于生活,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4、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并能进行千克和吨的简单换算。5、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运用质量单位。6、教学准备:为了让学生对较重的物体有一个深刻的体验,我先让他们在家中称称他们认为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寻找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同时教师准备好课件以及25千克的大米两袋。二、说教法学法《吨的认识》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由于它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的(形成了)矛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操作法”和“实践探究法”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次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通过实践探究,直观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中。(富有情趣的数学情境中引入和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本节课倡导“体验感悟”、“合作交流”、“探究生成”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创设多种活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从各角度丰富对“1吨”的认识,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生成,从而形成鲜明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数感,促进对“1吨”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建构。三、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情境观察,引发兴趣→体验探究,理解新知→实践运用,发展新知→课后延伸,加深认识”。(一)情境观察,引发兴趣课堂伊始,围绕新知的“生长点”,我设计了有趣的动画情境——(播放课件)“看,动物们在郊游呢!”这个画面立即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你知道美丽的小鸟、可爱的兔子各用什么质量单位来表示体重么?”“笨笨的大象,它又该用什么质量单位表示呢?”通过孩子们课前的调查和问题的提出,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

说课稿-张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b
  • 文件大小81 KB
  • 时间201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