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幼儿教育的拔苗助长.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能培养出神童吗?众多家长希望孩子快快成才的心理,促使将心中希翼转嫁到孩子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甚至是学前教育上面来。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口号鼓动下,促使众多的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会选择一些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幼儿园。如选择有开展英语、奥数、珠脑心算、拼音、写字等学习内容的幼儿园;选择能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的幼儿园;特别喜欢能4、5岁教授幼儿算加减法;5、6岁教授写汉字,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入小学前能识上千个字的幼儿园。这些都是家长优先选择的幼儿园对象。他们误认为孩子的潜力大得很,只要早教就早会,就能培养神童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输,不能等,教与不教,就是不一样。经过训练的孩子,知识和技能大大超过了没有训练的孩子,成为许多家长的共识。在幼儿园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更注重教育的即时效应。结果,这种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日趋严重,让人感觉到孩子们个个像被激素催熟的果子,提早开花,结果。催熟是令人担忧的,这样的“神童”,发展优势究竟能持续多久?催熟的孩子有多少后劲?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与揠苗助长无异?据教育进展国际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却倒数第五。美国多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而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2000之众列为冠军,多出亚军印度1倍;美国专家评论,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但是想像力却大大缺乏。科学研究表明,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至少有拔苗助长三大弊端:(1)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训练,迫使孩子付出的努力大,牺牲了孩子个性多方面发展机会。据统计,中国孩子在学校是307分钟,而外国孩子仅217分钟;中国孩子在家里是4个多小时,而外国孩子不到1小时,可以说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特强,是以牺牲其它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而换取的。(2)过于超前的催熟训练,所获得的即时效应意义不大。有些知识技能在孩子长大以后,成熟到一定程度,学习是轻而易举的事。相反过早刻意加速发展,不恰当的拔高使孩子过早成熟,以幼儿的方式来塑造婴儿,以小学生的要求来规范幼儿,使发展的前一个阶段没有获得充实就产生跳跃,这种效应难以长久。因为科学证明,许多行为只有经过一定的重复和积累,才能稳定在心理结构中。刻意加速发展,势必会导致基础不稳固,这一脆弱基础,对以后长远发展没有足够的支持力,这种发展是没有后劲的,许多后来者居上的事实作了证明。(3)训练者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运用强制性方法对孩子造成永久的伤害。孩子被压抑的兴趣,和紧张焦虑的心情,久而久之,必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结果我们的“教”让孩子变得被动,让孩子变得“厌学”。所以,当人们为这催熟训练教育成果而欣喜得意之时,是否真的想到:孩子的认知发展,竟然以情感、社会性发展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竟然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幼儿,是天真无瑕的;玩耍,就是孩子的天性;儿童,让世界更精彩。孩子们心中的好多个为什么?成人世界又何必硬塞给儿童一些成人的答案呢?一扇窄窄的所谓知识殿堂之门打开了,而另一扇洋溢着童话色彩的门却悄悄关上了。结果有些孩子还未进入小学,眼睛就近视;竟然有不少孩子不堪学业重负,产生

幼儿教育的拔苗助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sjy2351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8-24